• logo

G20峰會不救地球暖化了

【特約資深記者謝維倩分析報導】G20各國領袖峰會於6月28日在日本召開,此前各國的財政部長與能源部長已經分別抵達大阪就相關金融與能源議題展開國際層面的討論。 這幾年經濟民族主義成為主流,G7和G20缺乏中心思想凝聚各國的力量為國際社會解決問題,做出建設性的決策為全球公民謀福,也許會漸漸流於清談,難以發揮多邊協議的效率。

 

這次G20主辦國是日本,日本為了自己的切身利益,特意迎合美國不提「全球暖化」和「脫炭」的議題。 大家都知道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卯足了勁討好川普,為了美日之間的貿易談判能夠取得有利的條件。這份貿易協定對於日本而言是個棘手領域,美國要求日本開放農業市場,還有加徵汽車關稅(日本汽車銷售收入佔GDP極高比重)。

 

日本七月即將舉行大選,安倍想要拿到超過2/3的席次準備修憲,得罪川普恐怕不是明智之舉。 另一方面,朝鮮半島的緊張情勢也讓日本擔憂,因此東京急於取得華盛頓的好感。在G20峰會公報草案中輕描淡寫應對極端氣候變化的承諾,與之前的G20公報相比在巴黎氣候協定上的描述也顯得無足輕重,分析人士稱不提這些概念意在安撫美國,美國已明確表示有意退出2015年達成的氣候協定。

 

義大利氣候談判代表表示: 日本在氣候問題上放棄任何領導角色,並且試圖向美國示好的方式引人注目。 週五開幕的20國峰會舉行之際,全球碳排放量創下歷史新高。 G20和G7過去在制定氣候協議方面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顯然因為美國的片面退出巴黎氣候協定,這改變了參與國家願意為公共議題彼此約束的意願。

 

綠色和平全球總幹事表示,公報草案遺漏關鍵措辭表明:G20在解決當下世界最大危機方面已經變得不重要,完全缺乏政治領導。 該草案避免對巴黎氣候協定的目標給予肯定,而之前的G20公報稱該協定「不可逆轉」。 G20成員國政府近年為燃煤電廠提供的資金實際上有所增加,從2014年的170億美元激增至2017年的470億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