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人問起長榮罷工的事,搜出以前寫的文章,摘錄給他代表我的見解:
1. 全世界是否有十分有競爭力、工會又很強大的企業?
A. 邏輯上來說,應該是沒有或稀有。由於手邊沒有資料,只能以邏輯來判斷囉,用一個衍伸問題來思考:「一間指標性、成長中、高獲利的企業,會有工會的問題嗎?」
Apple、Google、Facebook會有工會的問題嗎?不會,因為他的根本是「福利佳」&「僧多粥少」,對於勞工而言,「如何進入企業」&「留在企業」&「有所表現」才是課題。
反之,一間員工必須仰賴工會才能保住福利的企業,會是有競爭力的企業嗎?而一間競爭力下滑的企業,能夠不削減成本、持續提供員工不變的好福利?
很不合邏輯呦,所以答案是:很難。
如果把工會的存在以一個公式表現,大概會像這樣,
企業競爭力X企業發展階段=勞工福利÷工會力量
因此,工會的崛起,是企業體質衰敗到某個程度的病徵;換言之,工會的崛起,正象徵著台灣航空業的困境。
2. 長榮航空的空姐們,適不適合罷工呢?
A. 老實說,相當不建議。
如果長榮空姐發起罷工,在現在人人愛空姐的民氣下,長榮想必會妥協:空姐們有機會短期滿足,但長期呢?不利。
兩個角度。
第一,人力供需:光鮮亮麗的空姐是年輕女孩憧憬的工作,在台灣市場上一線企業偏偏只有華航和長榮兩家,而空姐之間卻沒有明顯的技術門檻或差異,這代表著:人力市場裡無差異性的供給遠大過於需求。
一支NBA球隊,教練是不會永遠包容一個不服從命令的球員存在於隊伍裡,除非你是球星,而以一間民營企業來說,組織上勢必會追求好管理,而不好管理的員工,長期勢必遭殃。
第二,經營面:身為民營上市企業的長榮,最終目標是提升股東權益,而改善員工福利意味著費用與成本的提高,羊毛出在羊身上是不變的道理,他還是得在經營面做出開源或節流的應對,而空姐捍衛福利的方式如果是仰賴工會,這時衍生的問題就來囉:
a. 工會能否改善企業經營效率?
幾乎是不可能。
b. 企業能否因為改善空姐福利而提升經營績效?
未知數。而這個未知數的成本終將連帶回到空姐身上。
綜合以上兩點,長榮空姐若罷工,短期會得利,長期是危機。
作者本名戴于千,獨立創意代理商 Rules Creative 總經理,是個生意人,也是個讀書人。
●更多文章見作者臉書,經授權刊載。
●專欄文章,不代表i-Media 愛傳媒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