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晚的辦公室、我獨自收尾工作,腦海裡浮現開完會時和洪嘉彥聊著藝術家、人際圈、友情和人生的際遇,我一邊還回想自己的文青歲月。
不期然間,我最鍾愛的作家之一馮內果的一段話浮現腦海:「藝術家有一個很實際的使命,就是讓人們感覺『活著』還有點意思。」
許多年前那位還沒自己做生意、著迷於閱讀與寫作時的我,確實像戴上了一只掛了濾鏡的眼鏡一般,覺得世界處處藏著符號與符號,繽紛無比。
符號是以傳遞意義物為目標的事物,符碼則是決定符號關係的系統,兩者跌在文學、音樂、電影與畫作上,就成為源源不絕的生活符號製造機。
「生活,是發現、製造與消費符號的過程。」
而現在的我,則像帶著近視、老花一次滿足的全視線眼鏡一般,精神分裂似的同時理性與不理性地雙視角看待每一件事,挺耗神。不過真是幸虧了,我才能夠察覺理性事務的浪漫處、洞察浪漫事務的理性層面,在煩悶與刺激交織的生意過程中樂此不疲。
這種扎實活著的感覺,我可以向外探詢,也可以自產自銷,想想,真是奢侈啊。
懷抱著擁有奢侈品的快感,我繼續製造符號,然後暗自消費。馮內果又在我耳邊說了一次:「藝術家有一個很實際的使命,就是讓人們感覺『活著』還有點意思。」
因此,人如果可以在心裡放進一個或為數眾多的藝術家,不論悲喜、都會活得很有意思。
這是抒情文。
作者本名戴于千,獨立創意代理商 Rules Creative 總經理,是個生意人,也是個讀書人。
●更多文章見作者臉書,經授權刊載。
●專欄文章,不代表i-Media 愛傳媒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