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go

潘懷宗/全民不接受的大學入學制度

就在這幾個星期,對家住士林區外雙溪的張姓家長,向我投訴,由於大學入學制度一改再改,他們就讀高三的兒子,今年甄試雖然填了六個志願,但只有一個備取,還100多名,其餘五全部落榜,言談之間,認為像他們這種基層的家長和考生來說,很多都不知道該如何選擇,才會落得如此下場

再說明更多之前,我們再重複說明一下目前要進入大學就讀,有兩個辦法。一個是經過「甄試」,另一個是經過「指定考試」。甄試也必須要有考試的分數這種考試叫做「學測」,因為學生就讀高三第一學期,所以它只考高一和高二的內容,每科最高為15級分(但有時無法鑑別出學生好壞)。指定考試簡稱「指考」,由於學生已經完成高三學業所以也會包含高三的內容。

考生甄試時最多只能填寫6個志願(流行申請入學的歐美各國沒有這種硬性規定)夫妻就是來投訴這部份,他們認為這對他們夫婦以及很多考生來講,一件相難的事。一是如果六個都填有興趣又熱門的科系恐怕就需要擔心被選上的機會渺茫當然如果每科都是滿級分,就另當別論絕大多數的學生成績是在平均值上下,這時他就要選一些所謂的備胎,就是相對比較容易被錄取的科系,可是他可能不那麼喜歡二是弱勢家庭的考生,因為資訊不足容易造成填志願的策略不對,導致全軍覆沒,連面試的機會都沒有,這就是家長來向潘議員投訴的主要原因

許多科系的老師在面考生時因為害怕學測成績最好的,往往並不是要進這個系僅僅是將這個系作為備胎而已。所以老師花了大量的時間並不是要看這位學生多有競爭力,而是要看這個學生是不是真心要來就讀這個科系,或是宣傳自己的科系有多好大家是不是覺得很好笑呢! 另外,科系根本不用面試,完全看書面資料。這種情況也讓家長感到不公平,因為他們不知道教授們是如何書面審資料就能出最佳判斷。前國立暨南大學校長李家同,曾經就這一個問題詢問過很多教授,結果發現這些教授雖然看了書面資料,都不敢貿然地給某一考生打高分,低分。也就是說,打出分數根本差別不大,因此這個系最後舊幾乎學測分數高低來決定錄取名次。所以考生花了很多時間準備書面資料,會不會讓人覺得多此一舉?

以今年(2019)為例,任何一所大學決定學生能否參加第二階段甄試,規定只能根據四學測成績,不可以加入其他考量這項規定立刻引起明星學校的大塞車,因為同分的人實在太多。例如有一所系,只收40個學生,可是有500人可以參加第二階段甄試,最後放榜,備取竟然有392人。試問,這392人的家長會不會有一個疑問,究竟是怎麼決定正取與備取生的?

當年,我在考大學聯招的時候,只要繳交一次報名費即可,現在卻申請的學校都要收假使加上面試,可以想見的是,家長要付出多少來回馬費住宿費。現行的制度對弱勢的孩子(報名費雖然可能會減免,但車馬費和住宿費仍需自理)付不付得出,都是個問號,不是嗎?再加上書面資料的準備也會對弱勢孩子不利,因為有些弱勢孩子的家庭有極大問題,不可能從小接觸該領域的事務,或從小學鋼琴,學畫畫。反過來說,如果爸爸是位電子新貴,而你又是要考電機,你一定會很喜歡這種甄試的辦法,而且也不怕面試的刁難,反正對電機方面的資訊已經知道很多了,駕輕就熟

最令這次像我投訴的家長生氣的是大學甄試的名額越來越多,指考的名額愈來愈少如果因為是特別的原因,沒有辦法從單獨的考試錄取到最優秀的學或許還說得過去,但若是一味的全面的把所有大學招生名額都變成甄試這就使得有些家長無法接受。因為他們的兒子在甄試時,因為弱勢,甚至覺得不公平,全軍覆沒。但接下來能夠反敗為勝指考,卻名額少的可憐他們認為至少應該保留一定的比例給指考,請問政府要如何解釋呢?

不僅如此,我們台灣在 20多年前廣開大學大門,卻沒有考慮如溜滑梯般的少子化衝擊下,如何兼顧教育品質,才造成了近幾年不斷傳出許多大專院校招生困難,可是那時候整個社會出於一種虛榮心,讓一般沒有足夠水準的職業學校也都升格成為大學,結果卻把原有的技職教育基礎丟掉了,把高教也毁掉了。如果教改只是讓孩子擁有學歷,而沒有能力的話,就是教育資源的浪費。目前國內的大學,沒有能力和世界一流大學相比較。加上我國大學教授的薪資偏低,研究經費極度缺乏,很難延攬優秀人才。許多赴美留學的學生, 畢業後只要進得了那斯達克指數排名前30名的企業工作,沒有人願意回台發展。過去政府提出的「 五年五百億打造世界頂尖大學 」計畫,現已執行完畢,世界頂尖大學現在哪裡? 殊不知頂尖大學除了硬體設施必須完善外,還要從基本面去改善,引進優秀人才,大幅度加薪,給予充分的研究經費,提升教師教學素質,多與國外名校交流合作,提升研究品質。位於合肥的中國科學與大學,改革才沒幾年,就已經擠進世界百大名校。台灣的三大名校: 台大、清華、交大,只剩台大還在100內徘徊,使得國內優秀的高中畢業生,就算境小康的,都選擇到國外甚至到對岸去讀大學。執政的民進黨政府似乎只在乎進行內鬥和內,搞復仇式的轉型正義,花大把鈔票改版新台幣,改中正紀念堂完全眾要什麼一流大學和教改就是很好的

近日,國教行動聯盟發起了「護囝仔、救台灣、終結教改之亂」連署活動。今年所有甄試入學的名額高達77%,考試入學的核定名額只剩23%。使得各大學、各高中使出渾身解數搶學生,有的高中設繁星班,以增加分母的方式提高學校排名,來吸引優秀學生入學,鼓勵機會主義;有大學系組故意安排與他校甄試撞期,強迫考生選擇,或依忠誠度來選擇學生;今年因為學測的鑑別度不足而使得許多學生的能力沒有被看到,這樣符合多元選才的精神嗎?

大學法第24條:「大學招生,應本公平、公正、公開原則單獨或聯合他校辦理」。我們希望學生爭取進入大學的過程中要能彰顯「得其所應得」及「努力看得到收穫」的普價值。我們不反對多元入學,我們希望每一個孩子都能適性揚才,各種的表現或能力都被看到,但各種管道一定要做到大多數民眾能夠接受。而是否公平,不是誰說了算,要看實際民眾的感受。2015年TVBS的民調顯示,有70%的民眾認為考試入學比較公平。到了2017年,依據黃昆輝教授教育基金會的民調結果,全國只有35.4%的民眾可以接受申請入學比例愈來愈高的情形,52%持反對意見。考試本來就是一個公平的選才機制,如果鑑別度夠,可以客觀地評估考生的各科學術能力及性向,入學的比例持續性,毫無底限,是全國多數民眾所不能認同的。所以政府應該立即提出對策,例如: 成立教改檢討委員會提高學測鑑別度(考題要能鑑別出全體考生的學術能力程度),另外,大學入學名額應有一定的比例,不能一味的降低等等,這樣才能給家長和考生一個更美好的未來。

作者為台北市議員、陽明大學教授

專欄文章,不代表i-Media 愛傳媒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