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go

嚴長壽╳胡乃元:向TAIWAN CONNECTION的感言

 【撰文:李采玲 |照片:Chris Jing】嚴長壽與胡乃元創辦的Taiwan Connection, 帶領台灣海內外的音樂家重新與這塊土地連結, 但在二○一四年將邁入第十一年的此時, 他們曾宣布Taiwan Connection將無限期停演,逗號變成句號。

 兩、三百年前的古典音樂,在二十一世紀的現在,存在的必要是什麼?「我曾在紐約聽柏林愛樂的演出,當我走出大廳,感覺到抬頭挺胸往前走的力量。」胡乃元說。

古典樂是另外一種語言

 談到當初成立Taiwan Connection,嚴長壽開玩笑說,是他把胡乃元騙來的。畢竟源自台灣,又有國際大師級高度的人並不多見,走出國家音樂廳,用家鄉的語言拉近和聽眾的距離,同時,也捫心自問:為什麼他們如此喜愛的東西,讓一般人感到害怕?

 胡乃元坦然地摸摸自己夾雜灰白的頭髮,形容聽古典音樂的群眾,大多都是「頭髮顏色像我這樣的人,」因此,他們探尋著年輕的聲音,卻發現古典音樂對很多年輕人來說,像是在看歷史文物館裡的古董,旁邊還要配上解說,深感自己「聽不懂」。

 另一方面,要扭轉大眾對古典樂的印象著實不易,例如一般人看到莫札特這個名字,腦中會浮現「神童」印象──遙不可及;胡乃元卻說,神童早就長大了,和大家一樣經過人生歷練,有脆弱有悲傷,幻化成自身的音樂元素,展現出超越現實的美,這就是音樂家所追求的震撼。

 「古典樂是另外一種語言。」體會其中訴說的人性與世界,絕非輕鬆的事,如同一場藝術電影,需要仔細咀嚼。

音樂家不只是一個名詞

 時代洪流裡,相同的每一日,以超乎想像的速度感往前推進,胡乃元感嘆現在他問起有沒有人看過《西遊記》,多數人會回答:周星馳演的那部嗎?

 當大家不再看長篇小說,也開始停止思考,那麼關於古典音樂的細語呢喃,也終將漂浮在睜開的雙眼與未闔上的雙耳之間,無所適從,最後能依附的只剩下「音樂家」。

 但是,「音樂家不是一個名詞,而是代表『想要演奏音樂給大家聽』,」很多從小進音樂班的孩子並不知道,懵懵懂懂也好,父母之命也罷,靠技巧取得優異成績,想謀得一份好工作,卻忘了,把音樂做到最好、感動聽眾,「不做到最好,怎麼當音樂家?不能感動聽眾,更不要談謀生。」胡乃元理所當然地說。

 想要有好的表演,必須花很多時間練習、鑽研,理想背後總要付出許多代價──犧牲生活,還有穩定工作;胡乃元看似比平常人少了家庭的負擔,膝下無子,太太同樣投身文化產業工作,相互扶持;然而,決定放棄為人父母的機會,何嘗不是極大的代價,對此,胡乃元只是淡淡提及,這是他們夫妻倆考慮後的選擇。是的,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選擇。

一步一步 融入日常風景

 如今,Taiwan Connection宣告無限期停演,並著書回首過去十年的點滴,一向十分關心人文藝術發展的嚴長壽認為,豐富的精神生活,是界定平凡與平庸的關鍵,也是社會走向文明的能量,Taiwan Connection發展至今,雖然獲得迴響,但卻未成為普遍力量,嚴長壽語重心長地說:「政府要反省,音樂家要反省,聽眾要反省,教育家要反省,」如何在每日耕耘中,讓古典音樂融入日常風景?

 音樂也好、教育也罷,只能一步一步地走,Taiwan Connection音樂節雖然曾停演,但只要對音樂的熱忱不滅,終會在幽暗的路途中看見出口;也許是時候,我們一起去聽一場音樂會。

而Taiwan Connection已於2017正式復出,繼連續二年的音樂會,今年音樂節亦將於8月底盛大演出。

相關資訊: https://www.facebook.com/TaiwanConnection/

 弓在弦上 胡乃元與Taiwan Connection的故事

 TC的足跡遍及台東、花蓮、屏東、彰化……,在梅樹下、在操場上,為弱勢家庭的孩子,沒聽過古典樂的老人家演奏。他們用行動來回答,音樂家能對社會做什麼貢獻。天下文化

 .本文經潮人物授權刊載,原文分享於潮人物網路平台(2014)         

 https://chewpeople.com.tw/vol51-bye-taiwan-connection/?fbclid=IwAR3aYpLUZ4KhUie-Kajo-f1i_uhXgZgjxeGMLaaCEG6h9CKWaQ5nEKl7RC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