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民視爆發314家變,雖然暫時結束,但是民視的經營危機並沒有結束。而包括民視在內的台灣主流新聞台,這兩年也都將面臨重大經營危機,一者是明年開始分組付費後頻道架構、上架授權費分配方式可能改變。其次是電視台最大收入來源是廣告,逐漸被網路吃掉,其他營業收入來不及補回來。國內外的專家分析都提醒,媒體要改走網路策略,但是台灣電視台動作都不快,也都很焦慮。
雖然剛下台的民視前董事長郭倍宏說去年民視賺錢,但民視內部主管也都清楚,有一筆1.5億的影城授權金還算不清楚,民視2018年是否賺錢,還有得爭議。
話說回來,台灣電視台中,也不是只有賺了10多年錢的民視有面臨虧損危機。台灣的新聞台領頭羊是TVBS新聞台,不但2018年的盈餘創下歷年新低,今年第一名新聞台的地位也被中天拿走,有時候還要跟東森電視爭第二名。
營業額常與三立搶第一的東森電視台也有危機,新聞台本來也穩居第二,現在也常掉到第三名。更大隱憂在明年,東森是所有電視台中拿走有線電視頻道授權金最高的,每年估計超過10億,東森主要盈餘就靠這筆,這筆沒有什麼成本的淨收入,明年如果開始要有線電視分組付費,東森分到的只會少而不會多。
三立電視台號稱戲劇收視率最高,年營運收入最高 ,連網站點閱率、營收也是跑在各電視台的最前面。但是,過去三立的戲劇版權賣海外收入,遙遙領先別台,這兩年因為中國市場,幾乎減半,大大影響獲利。
台灣的新聞台佔電視總收視率超過三分之一,向來也是企業界最喜歡下廣告的地方,但是2019年後恐怕要有重大改變。
廣告收入一直掉,當然是最主要因素。根據動腦雜誌今年3月剛發表的調查,2018年台灣的電視廣告收入掉到了212億元,而網路廣告286億元,不但贏電視,還有行動廣告268億元,兩者相加已經超過455億元。各電視台年營收中,廣告佔的比例大約在60%上下,因此,廣告收入下降,對電視台營運傷很大。
其次,台灣的有線電視系統預計明年開始要實施分組付費,也是關鍵。簡單說,現在的有線電視主要的100個電視頻道可能會改變,有可能提供少於100個的分組組合,現在的電視頻道如果不受歡迎,就可能消失掉。再說,現在有線電視已經全面數位化,都可以取得更精準頻道收視率,中華電信MOD既然已經開始用收視率高低分給頻道上架費用,NCC也沒有理由不准有線電視系統用收視率來分配這筆每年超過100億的費用。因此,有線電視系統用收視率高低,給電視頻道上架費用的時代將要來臨。
面臨巨大媒體市場危機,各電視台的自救之道,大概只有兩條路,一是增加非廣告的收入,其次要加快轉型開發網路的營運獲利機會。
這兩個自救方法,對民視相對有利。第一個原因為,民視多年來在陳剛信主政時代,就大量開發多元收入,廣告收入只佔全部營收的一半,所以衝擊相對少。
其次談網路媒體發展,民視新媒體過去藉由技術的優勢,著重在OTT的B2B的發展,整合產業上下游,而不是只在做B2C的內容網站。民視領先各電視台,最早在2008年就成立新媒體事業群,發展手機看電視的業務,整合電視同業,提供電信業者影音加值服務,讓手機上網用戶同步收看電視影音串流。目前民視的鳳梨傳媒,也是國內最大的電視頻道串流服務提供商,代理上百個國內外電視頻道。
2015年民視也當領頭羊,建立四季線上影視OTT平台,是電視業界最早設立的OTT平台,比2016年號稱台灣OTT元年更早。
而原本第一名的新聞台TVBS,去年引進滴雞精等多元產品,但不算成功,新聞又沒有保住多年來的領導品牌,面臨了經營危機,現在靠42頻道的戲劇打下新江山,努力穩住年輕都會戲劇收視率第一名的新成績。
東森的網路品牌不差,向來靠劉寶傑的節目穩住YouTube的主要收入,每年拿超過一億元,不過,中天的新聞節目來勢洶洶,拿走第一名,讓東森大有危機感。
而中天新聞台過去虧損不少,去年穩住了,今年靠著韓流左打TVBS,右踢東森,小有成績,不過,光是靠韓國瑜可否吃整年,恐怕大有疑問,因為已經有人開始針對中天新聞造神似的作風,批判它傷了媒體中立形象。邱佳瑜操盤之下的中天新聞台,有時姿態也讓韓政府內的某些官員感冒,枱面下的關係不免緊張。
而戲劇、新聞向來居龍頭的三立電視台,面對這些危機,三年前就開始轉型,投資三立新聞網,開發本土影視OTT,經過1000多天努力,三立的網路部隊超過100人,在電視及網路雙居台灣電視先驅者,TVBS、東森都趕不上。今年,三立將再大投資在新聞網路內容,拉大與第二名的距離。
看看國際上的媒體新趨勢,美國有線電視系統業龍頭康卡斯特旗下的創投公司今年決定,經過多年研究及投資,除非有卓越的點子或創業者,否則該公司將不再把種子資金,挹注在純靠廣告收入營運的媒體公司了,這代表傳統電視已經快走入歷史,國內外都相同。
在台灣,如何面對跨境OTT業者大資本投入的強大競爭,是當前媒體界必須共同面對的最大問題,過去大賺很多的電視新聞台,2019年後開始進入了微利或是虧損的時代。看來, 面對2020年不是只有藍綠陷入困境,一天到晚批藍罵綠的電視台,也一樣焦慮萬分。
作者為資深媒體人
●專欄文章,不代表i-Media 愛傳媒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