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的選舉太多。」我總是這麼認為。
每逢選舉,各種激烈議題都會被端上檯面,狂熱的人們賣力嘶吼、怒氣沖沖,全都忘了在選舉開始前、這些事彷彿都不值一提似的。
政治人物追求權力,民眾則渴望擺脫無足輕重、獲得掌握權力的假象,供給與需求間的交集,便是現在忽略本質、不斷被玩弄的亂象。
還記得政治學名著梅斯吉塔和史密斯合著的《獨裁者手冊》嗎?在書中,他們跳出「集權v.s民主」的二維模型,推出了「名目選民v.s實質選民v.s. 核心圈盟友」的三維模型和統治的方法論。
獨裁模型和方法論
權力的三維模型:
- 名目選民:名義上有投票權的公民(廣大人民)
- 實質選民:實際可以(會去)投票的人(重要成員)
- 核心圈盟友:又稱致勝聯盟,即真正決定一個領導人上台還是下台的那些核心人物(關鍵核心群)
一個領導人,不管他身處什麼樣的制度(共產或民主),都會優先討好決定其輸贏的那個「核心圈盟友」,「優先為人民服務」是一種幻覺:在權力面前,人民是次要。
書中給了一個犀利的結論:政治就是為核心圈盟友服務。基於此,他提出了鞏固權力、統治人民的方法論,可歸納為六點:
- 關鍵核心群的人數越少越好(容易收買與控制)
- 廣大人民越多越好(備胎越多越好)
- 找到利益、控制利益、分配利益(有錢的是老大)
- 支付給核心支持者剛好足夠確保他們忠誠的利益(給多了就威脅到統治者自身)
- 絕對不要把利益從支持者的手中拿開(背叛「自己人」比背叛「人民」後果更不堪設想)
- 切忌不要讓任何支持者擁有不可取代的地位(擺脫族群依賴)
換言之,極權專制和民主自由的本質邏輯其實是一樣的,只是他們因結構差異而導致完全不同的結果,而其中的關鍵是:「核心圈盟友的規模。」
極權專制的核心圈:某黨派、某些名人、某些將軍或宗教領袖,人數少。
民主國家的核心圈:積極參與投票的廣大百姓,人數多。
也可以這麼說:獨裁與民主的本質差異是「需要收買的人數多寡」的差別。
這時也許你會問:「這不就是民主的本質嗎?還權於民、分權制衡啊?」這時不得不提另一本老書:布萊恩‧卡普蘭(Bryan Caplan)的《理性選民的神話》。理性選民是神話,布萊恩‧卡普蘭(Bryan Caplan)在點出了核心圈盟友廣大的民主制度的殘缺,然而,他說的是「人在民主制度裡的殘缺」,也可以說是「人在面對選舉時的殘缺」。
人在面對選舉時有六點殘缺:
1. 自利
在面對利益考量時,人們總會先考慮自己,不太可能以國家與人們的整體利益為出發點。
- 注意力與知識的限制
一個不是新聞的研究結果:選舉時絕大選民根本搞不清楚參選人的政見。這既是注意力有限的表現,也是人們的知識與專業有局限性,所以對於政策的理解上有所限制。
●短視
因為自利的傾向,再加上注意力與知識的限制,更難去評估政策對社會影響的長遠後果,整體傾向於短視。
●幾乎免責
人們做出決定後決定後幾乎不必承擔直接後果,所有決策所產生的不良影響總是由全社會均攤,不會有人因做錯決定而受到懲罰。
●系統性偏見
基於以上幾點,再加上人們的道德與意識型態,人們非常容易因為輿論而產生系統性偏見,甚至過度悲觀或過度樂觀的解讀。例如「不管制市場是放縱企業的貪婪」、「自由貿易沒有保護本國產業」、「新技術造成失業的邪惡」、「金融風暴時認為經濟體要瓦解了」。
●非理性選擇
人們做選擇時容易因情感面被打動而支持,而不是理性評估實質優劣,換言之,人們喜歡故事,而非分析。這具體表現在選舉時的行銷與施政後的行銷上。
這六點殘缺再加上社群群聚效應,讓人的不理性加劇,而經典分析就是我過去曾介紹過群眾心理學及社會學名著《烏合之眾》和《狂熱份子》了。作者勒龐和哈弗爾共通的結論是:「人們集結為群眾時,充滿力量,卻也必將盲目。」
年年舉辦的選舉嘉年華,不知你有沒有跟我一樣的感覺?
選舉彷彿比以前更多了(其實沒有),人們似乎比以前更激動了(應該沒有),議題好像比以前更敏感了(可能沒有),兩岸局勢確實比以前更緊張了(真的有),政治人物越來越親民了(100%有),覺得自己是正義的人越來越多了(可能有)。
而唯一不變的是:人們始終都有個極度仇恨的對象,彷彿只要打垮他,自己的世界將從此不再一樣。
噢,還有另一個不變的事:在成功打垮原先的假想敵後,自己的世界還是一樣。
作者本名戴于千,獨立創意代理商 Rules Creative 總經理,是個生意人,也是個讀書人。
●更多文章見作者臉書,經授權刊載。
●專欄文章,不代表i-Media 愛傳媒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