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8的這天,攜家帶眷出門走走,臉書則被憤怒與嘲諷瓜分。這讓我想起在一個觀察:在許多社運人士或公益人士身上,我們時常會發現一個奇妙的共通性:「他們往往比受害者還像個受害者。」
歸結起來,這類「很像受害者」的憤怒人士多半同時具備四大特徵:
1.不是受害者
2.看起來像個受害者
3.比受害者還憤怒
4.衣食無憂很安全
然而解釋這個現象,倒不需要用輔大夏教授「不要亂踩在受害者的位置上」那樣的殘酷言論,反倒是可以從其他層面來看。
John Irving在《蓋普眼中的世界》裡就曾描寫過這樣的橋段:一群憤怒的青年,為了聲援一位被強姦後割舌的小女孩,組成了一個協會,協會裡的許多人都割掉了自己的舌頭來表達立場,然而,受害的小女孩卻對於他們厭惡不已⋯⋯覺得這些人都是瘋子。
文學上不解釋現狀,只帶出情狀:荒謬卻真實。
而邏輯思考上,我們會發現社運份子具備高度「目標與行為不一致」的狀況,舉個例:
*目標:希望台灣有尊嚴。
*行動:鎖國,不讓壞人進來,並把壞人趕走,然後貼上貼紙,捍衛尊嚴。
*真相:尊嚴來自於實力,實力來自於主導性及其背後的支撐力(經濟或戰略),沒有籌碼,就沒有談判力。
*結果:台灣的談判力變得更弱,更沒有籌碼維持尊嚴了。
一場結果與初衷互相矛盾的賽局,只是例子。
而在心理學上的「海格力士效應」更可以說明憤怒的荒謬性。什麼是海格力士效應呢?源自於一個希臘神話故事。
海格力士是希臘神話裡有名的大力士、大英雄,有一次他走在一條崎嶇的路上,看到前方有一個東西,很像一個鼓起的袋子,他覺得很礙眼,於是一腳踩了下去。怎知那東西非但沒有破,反而膨脹起來,並且越來越大、越來越大。
海格力士怒了,於是他拿起一根巨大的木棒猛砸那個東西,結果那個東西膨脹的更大了,最後連路都堵死了。
傻眼的海格力士愣愣的不知該如何是好,這時,一位睿智的聖者走到面前對他說:「朋友啊,別動它啦,忘了它吧,離它遠去吧。這個袋子叫『仇恨袋』,你不惹它,它便會變小;你若侵犯它,它就會膨脹起來與你敵對到底。」
海格力士效應就是社會上的冤冤相報現象,換言之,憤怒的社運份子就像憤怒的海格力士,而他們對抗的一切,則是那個好像堵住自己的路的袋子。
「放下就沒有仇恨。」未來才有路走。
也許你會想:對於受害者,放下傷痛哪有這麼簡單?真的不簡單,但僅限於真正的受害者。
如果你不是直接相關人、卻依然憤怒無比,那你可能得思考的是:「你這位海格力士究竟撿到誰的袋子?」
一種結論:你的憤怒可能不是你的憤怒。
--
註:以上沒有貶低社運份子和公益從業者的意思,他們的奉獻充滿熱情與使命感,而我指的是他們其中的一部分:糟糕的那一部分。
對於炒作民族情結的既得利益者,雖能理解,但還是難以不厭惡,因為這是副作用最大、最廉價的生意。
作者本名戴于千,獨立創意代理商 Rules Creative 總經理,是個生意人,也是個讀書人。
●更多文章見作者臉書,經授權刊載。
●專欄文章,不代表i-Media 愛傳媒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