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go

Jack Dai/匯率怎麼控制?

讀到這篇,貿易戰的部份就沒什麼好評論了,終究前提不清,所以已無關正確與否。

單純是看到外匯的部分講得籠統,所以我想說說具體一點的「控制外匯」的邏輯。

#兩種匯率體制

世界各國可以概分為兩種匯率體制:浮動匯率&控制匯率。浮動匯率國的通貨,可以合法且自由的在外匯市場上交易,因此這些通貨的價值由外匯市場決定,如美國。控制匯率國的通貨,由於所有外幣都得透過該國的中央銀行交易,故中央銀行可以設定外國貨幣的價格,如中國。

我要談的是後者:控制匯率國。

#匯率控制的邏輯

以原文苦主「中國」為例。匯率是不同國家貨幣間的相對價格,隨著中國經濟的增長、出口大幅成長,有大量賺得的美元回到國內時要換回人民幣。理論上來說,人民幣發行數量的增長速度沒有高於對人民幣需求的成長速度的前提下,人民幣本應升值。

可是,中國央行多年來把美元設定在較高的水準上,人民幣則被設定在較低的價格上,而中央銀行則透過以高於合理的美元對人民幣匯率,來達成這個目標。

比實質價格低且穩定的匯率,讓中國的出口充滿優勢,更促進了中國出口的蓬勃發展。

然而,出口蓬勃、美金賺的多的結果是:央行需要更多的人民幣來應付國內的換匯需求。而手段上,就是發行更多的人民幣,俗稱印鈔。太多鈔票流入國內,則導致太多的現金用來購買數量相對少的商品,價格會提升,故有通膨的風險。

中國央行常見的對策是出售債券給大眾、收回市場上的人民幣,以控制通膨的程度。

#美元去哪兒

再者,中國央行管控人民幣的流出,這造成「流向中國的美元超級多,流向美國的人民幣卻少得不得了」,衍生問題是:滿手美元的中國央行該把這些美元放到哪呢?

央行一般是風險趨避者,故全世界貨幣最安全的去處,就是購買「美國國庫券」,俗稱美債。

購買美債雖然利率很低,但他有安全、變現容易的特色;而對於習慣「發債換現金」的美國政府來說,中國捧著大筆美金來買你的債券,實在是無法抵擋的誘惑。

所以中國是全球前三大的美債持有國。

#中美黏滴滴

所以故事就變成這樣:中國出口商品到美國,賺回了美金;

--> 中國央行拿到滿手美金,向美國政府買債券,把現金送了回去;

--> 拿到現金的美國政府,用來支付行政費用、財政政策和福利政策等的資金需求

--> 更為暢旺的美國經濟體,則向中國購買更多的東西。

--> 相輔相成,真循環經濟:美國與中國緊緊綁在一起。

這時你想必會問:控制匯率這麼好,其他國家沒有考慮過嗎?有,撐不住,例如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的苦主:泰國。

#苦主的故事

泰國實行的是鎖定美元的固定匯率制,當時泰國景氣好,造成全球的資本衝進泰國,然而後來當外匯禿鷹攻擊、人們開始質疑泰國的經濟體質時,資本開始逃離泰國。

資本逃離泰國的意義是:泰銖需求減少、外幣需求增加,因泰國鎖定了泰銖對美元匯率,造成央行得提供更多泰銖來刺激需求,拉抬泰國的通貨價格,然而,當挹注的資金不夠時,泰銖也無法抑止資金逃出,於是泰銖開始瘋狂貶值。

進而成為席捲亞洲的金融風暴。

#控制有成本

從這個例子上可以得知:維持固定匯率的成本非常高,多數時候只能在三種前提下得以實現:

  1. 經濟體成長。
  2. 外匯存底夠。
  3. 該國能夠管控國內通貨的流出。

三者缺一,都有非常高的機率成為外匯禿鷹狩獵的對象;而上述三者,各個有成本,成本是題外話。

因此,中國這個獨裁專制的國家,不但是個徹頭徹尾的匯率操控國,而且還是個行之有年、幹得不賴的匯率操縱國呢。

作者本名戴于千,獨立創意代理商 Rules Creative 總經理,是個生意人,也是個讀書人。

●更多文章見作者臉書,經授權刊載。

●專欄文章,不代表i-Media 愛傳媒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