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十四日,西洋情人節。環顧周遭,深感應該談一點政治經濟學。
情人節與政治經濟學?很多人的腦中不免浮出問號。但是請不要懷疑,因為政治經濟學的旨趣,乃是權力與金錢對於人際關係的扭曲,而這正是時下情人們應該學習的課題。
先說權力吧,在如膠似漆的情人之間,難道也有權力嗎?當然有。最經典的表現方法,或許就是這麽一句話:「如果不答應我,就是不愛我。」這句話的邏輯其實包括:一、說話者認為對方應該接受他對於愛情的理解與要求;二、如果不接受就等於背叛愛情,甚至會引來報復。
這種利用情人對自己的在乎以及潛在威脅,來達到自己要求的作法,無非是要展現自己的影響力,滿足自己的欲求。說穿了,這就是一種權力的運用。更糟糕的是,如果對方不答應,還會出現懲罰行動,輕者分裂、中者分手、大者分屍。
愛情本來應該是對於愛的自願付出、是「愛人」;可惜許多人不察,不但不知愛人,還誤將「愛己」當成是愛情的表現,凡事都希望配合自己、不理會對方感受,這種人最容易把愛情變成權力的秀場。
再來談談金錢,特別在這個年頭,沒有金錢簡直就沒有愛情。曾幾何時,金錢已經變成愛情的衡量標準,買花獻禮贈金送鑽,成為情人之間的主要語言。特別是在情人節,忘了送點什麽值錢的貨品,只怕天地難容。在這當中,商人們為了牟利而不停倡導、推波助瀾,當然不能免責,但是情人們自己不用心,錯把愛錢當愛情,卻不想想什麽才是愛的真諦。
幾年前有一位百貨公司的年輕專櫃小姐,嫁給了年老多金的老板,許多電子媒體紛紛以「麻雀變鳳凰」來形容。關於當事人是否相愛的問題,旁人只能給予祝福,無法論斷;但是不難看出,許多媒體人眼中重視的絕對不是愛情的有無與精采,而是金錢的多寡。
愛情本來應該是愛人,至於如何實現,當然要體貼對方的真正心意,看看自己應當如何付出;可惜太多人已經遭到金錢邏輯的誤導,錯把金錢當成愛情的唯一表示,甚至將追逐金錢等同於追求愛情。
亞理斯多德早已指出,社會的成因,乃是因為人必須相互幫助與關心。馬克思批判資本主義社會中,金錢邏輯主宰了一切,造成人的異化。事實上,權力也會造成異化。就此而論,人與人之間的互動邏輯,主要有愛心、金錢、與權力。
政治經濟學主張,只有擺脫了權力與金錢的奴役,人才能恢復其本質,而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也才能回歸常態。這樣的論點完全適用於情人之間,而且最值得談情說愛的人們思考。當此情人佳節,誠願天下有情人能學一點政治經濟學。
作者為台灣藝術大學廣播電視學系教授、中華傳播管理學會理事長、i-Media愛傳媒榮譽社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