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向松祚談中國GDP看台灣」,這是一篇反思類的好文,文中基本有三大重點:
1. 向松祚演講內容的初衷:不是戳破中國GDP假象,而是反思與改革建議。
2. GDP的結構與各國處理GDP的方式
3. 台灣有什麼理由可以沾沾自喜?
最近一篇沒什麼人看的報導是「德國Ifo經濟研究院」發布的第1季全球經濟氣候指標 (World Economic Climate):
1. 全球景氣分數從上季-2.2點下降至-13.1點。
2. 台灣整體經濟分數從目前的-35.3點降至6個月後的-52.9點。
3. 未來半年台灣進、出口皆轉壞,美元相對新台幣續呈升值,預期物價及短期利率將走跌,長期利率則將走升,股價水準則呈下跌。
其邏輯根本是:台灣是出口導向國家,而台灣的貿易夥伴比重分別是:
-中國(含香港):31.5%
-東南亞國協(十國):15.5%
-美國:11.7%
-日本:10.9%
-歐洲:10.5%
-Others:19.9%
(資料來源:財政部關務署)
老話一句:台灣最大的兩個單一貿易國在打貿易戰,出口導向的台灣怎麼可能好呢?
更遑論目前全球製造分工與資本的高度串連性無此緊密,任一大國出事,無一能倖免。
在這樣的前提下,小小的台灣又有什麼看衰別人的本錢呢?
如果有,大概就像小乞丐嘲笑恩客破產的無知吧。(笑)
作者本名戴于千,獨立創意代理商 Rules Creative 總經理,是個生意人,也是個讀書人。
●全文見作者臉書,經授權刊載。
●專欄文章,不代表i-Media 愛傳媒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