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go

程金蘭/十歲開始主持家務 新住民二代之苦

 「寶寶心裡苦,寶寶不說,說不出啊!」以前黃翊庭怕造成別人負擔,媽媽離婚離開家後像尷尬的親人,她孤寂哀怨無法傾吐,隱藏有個越南媽媽的新住民二代身份,無法說出口,因此埋在心底的苦一直扔進心底的角落堆積成黑洞,在這次走訪拍片後如水銀洩地般四散千里,她要說,她被叮嚀如果不想說就可以不說,但是她堅持要說出來。

 「想拍這部記錄片,是因為國小三年級的時候,媽媽離開我,我要扛起家裡所有的事情…」黃翊庭講的是她越南媽媽和爸爸離婚的故事,講的是她和媽媽的心結故事,講的是20歲的她回頭向10歲的她安慰的故事,其實是她10歲被迫一天之內長大,扮演家務勞動媳婦角色,被迫扮演長姊如母的母親角色,而她瞬間失去應該可以撒嬌耍賴的小女孩兒壓抑的苦悶哀怨!

 黃翊庭坦率的表示被長庚科技大學推薦參加第一屆「蹲點,台灣,心南向」活動是有獎學金又可以免費和媽媽以及同學搭機回越南外婆家待上16天的時間,她在經費誘因下雖然不懂拍記錄片,但是她想要釐清她爸媽離婚的家屋內的巨大沉悶壓力,迫使她想要逃離出走的心底下的黑洞,這趟越南行是揭開開台灣新住民家庭結構的自我探尋之旅。家住桃園大溪,在高中就靠學校招生的獎學金出走住校,目前大三就讀桃園龜山長庚科技大學化妝品應用系,也堅持擔任學校研究助理,並在中壢服飾店擔任店員打工,爭取經濟自主,在外自謀生活。黃翊庭這天她獨自從中壢搭車到電台和中華電信基金會的專案負責人林佳儀會合後受訪。她長髮秀逸的臉龐少有笑顏,始終流露著堅毅氣質,她毫不隱諱的說出她所處的新住民二代夾層處境和機遇。

 台灣在全球化衝擊下的社會結構明顯改變,台灣工業化較早,在1989年「14項重要工程人力需求因應措施方案」開放引進外勞3000人後,1990年正式開放引進外勞,在口耳相傳,媒體宣傳和大量前往旅遊等訊息下,使得台灣成為東南亞地區賺錢的嚮往地,並且帶動嫁來台灣以及郵寄新娘等「物化」當成生養工具和廉價勞工等不予「尊重」的社會現象。

 阿公阿嬤和身為長子的爸爸住在一個屋簷下,在付出一筆款項改善越南媽媽的家庭經濟後,媽媽嫁進家門,負擔所有家務,媽媽離婚離開後便由翊庭扛下,阿公阿嬤很會碎碎唸,使她不願與他們相處,以前就叨念質疑媽媽把家裡的錢都拿回去越南家裡,黃翊庭出言頂撞回嘴,阿公阿嬤就指責是受媽媽那邊的人影響的。爸爸和媽媽沒能搬出去,爸爸和媽媽在翊庭10歲,弟弟5歲時離婚,媽媽離婚搬出去住自謀生活,因為擔心兩個孩子小,不捨也不能回越南,她沒有再嫁,經常看望她他們姊弟並帶他們回越南外婆家去玩,她爸爸也沒有再婚,他爸會隨口問她「妳媽最近好嗎?」,而她媽偶爾也會問起她爸,但兩人沒有來往。

 黃翊庭在阿公阿嬤家看盡媽媽被言行的欺壓嫌棄,而媽媽離家後所有事情都壓在她10歲的身上,她扛起家裡所有事情,那時會想「為什麼妳拋下我就離開了--媽媽打電話來開口問「好不好?」她心裡苦壓抑著回應「很好」就掛掉了,然後眼淚就不爭氣的掉下來,翊庭解釋「說了也沒有用啊!」翊庭要做所有家務還要照顧弟弟簽寫弟弟的聯絡簿。翊庭指爸爸從小到大來沒有參加過學校日家長去學校和老師溝通的活動。

 黃翊庭指媽媽經常會問她有沒有好好唸書,唸長庚科技大學化妝品應用系是和媽媽溝通討論過的選擇,她媽媽認為這學校好能夠交到比較好的朋友。黃翊庭小時候聽過同學對新聞越南新娘嫁來台灣為錢騙錢的社會新聞的議論,很不以為然,私下忖度著你又不認識她們怎麼知道故事真相是什麼?不滿阿公阿嬤的既定成見態度,翊庭高中就住校,而在高二升高三開始,媽媽偶爾一週一次親自幫她送便當,或晚自息唸書到晚上8--9點送越南食物的宵夜,同學們會用羨慕的口吻問「好特別噢!妳媽媽是越南人?可以請妳媽媽做好吃的越南食物給我們吃嗎!」而學校老師在上課時也會針對越南議題請她示範發言。黃翊庭感受到被尊重的肯定。

 黃翊庭既心疼同理媽媽但是和媽媽的關係是有距離的親人很好,但總是沒能親親抱抱的像其他母女一起黏膩地像朋友姐妹的遺憾。

 黃翊庭在台灣是扛家務的替補媳婦母親責任的「大人」,但是回到越南卻是被款待寵愛的,只管放縱吃喝拉撒睡的「小孩兒」。翊庭去越南很放鬆,而這次參加中華電信基金會活動和媽媽以及同學回去,進行家族歷史訪談交心,不只外婆媽媽流淚,連同學都感觸反思她家的情感互動疏離而淚崩,翊庭和媽媽和解和自己和解,她說她身為新二代,經過溯源認同,不再害怕被歧視,會勇敢告訴別人媽媽是越南人,她是半個越南人。

 根據內政部移民署的統計,台灣在2017年1月的外籍配偶人數531284人占全台灣2%,其中中國籍(含港澳地區)最多達353987人,而越南次之100774人,其他國籍則為76523人。顯示來自越南者是東南亞新住民最多的群體,因此2018年開辦「台灣、越南都是我的家」活動,讓新住民第二代認識媽媽的文化,讓新住民媽媽帶著孩子回到原生地,進行文化理解認同。

 中華電信基金會2019年「心南向」活動修改去年的推薦型態,改以他們原先在「數位社區」活動發掘的越南新住民家庭3人為一單位,還附送一隻手機要求教會越南親戚或社區長輩使用手機的數位推廣任務。中華電信基金會對於如何連結台灣在地越南新住民二代和母親的國度以及家庭,持續支持關注。

 

作者為台北電台主持人

 ●全文見作者臉書,經授權刊載。

 ●專欄文章,不代表i-Media 愛傳媒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