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go

蔡詩萍/我知道這文章不討好,但我們忍心讓一巴掌呼掉民主的意義嗎?

 當一個人以政治理由去施暴教訓另一個人時,與他政治色彩相近的群體,如果沉默,甚或叫好,那是政治道德上的失格,是民主幼稚病!

 同樣,當被施暴者被教訓時,他的政治同夥群起憤慨,卻相對忘了自身曾經同樣施暴於不同立場者時,那是政治道德上的失憶,同樣也是民主幼稚病!

 當資深藝人鄭惠中以「去蔣化」為由,打了文化部長鄭麗君一巴掌,而出現以上兩種反應時,我知道,台灣民主的病不輕,那是「民主幼稚病」。然而,治療這種民主幼稚症,亦唯有拉高民主價值,才有可能!

 但,第一步就是,無論如何,暴力就是要被譴責,否則,我們對民主政治,將無以交待為何要繼續,要為之而驕傲?

 一般民眾若不譴責,之後就再沒理由,防止可能隨之而引發的仿效暴力!

 在野黨若不譴責,之後你執政你的部會首長施政,若也為政策理念而再被暴力相向!請問:你有何理由再去譴責對方?

 執政黨譴責之餘,若不反躬自省,節制黨員,你的譴責就會徒留「選擇性的笑柄」之譏!

 而,即便支持兩蔣,反對「去蔣化」的人,也應該出聲譴責,畢竟此舉,只會讓去蔣挺蔣議題情緒化,升高對抗,連帶讓民主台灣付出代價,甚至倒退回拳頭取代選票,咆哮蓋過思辯的非理性年代!這些代價都不值得!

 也許有人會說,也不必這麼擔心啊,不過是一位資深藝人,有著深藍的背景,在去蔣化的簡單催化下,一時情緒爆發的衝動而已。

 沒錯,若就單一個案來看,確實不過是一位深藍資深藝人的情緒,在場資深藝人很多,並非每個人都對鄭部長沒意見。但他們仍維持了基本禮貌,與部長觥籌交錯,相互尊重。這多數人的表現,無疑是台灣社會最典型的表徵,政黨政治常態化,人民是集合體,每個人各有觀點,政治屬性有藍有綠有不藍有不綠,但日常生活你過你的,我過我的,不同立場,但日子在同一個世界裡過,彼此彼此,相互尊重。

 這是台灣足以自豪的民主成就。民主不是集體動作劃一,民主是你我動作不同但都不侵犯你我日常。與鄭惠中理念相近的資深藝人,一定不在少數,然而,他們都遵守了民主社會的信念,鄭部長你既然來跟我們致意博感情,我們也應該對你行禮如儀,大家在非政治的場合,相敬如賓。反身回去各自的場域,你繼續是藍,我繼續是綠,或非藍非綠。

 一旦,少了這樣的「行禮如儀」,少了這樣的「政治緩衝區」,社會就變得很可怕,對峙氣氛勢必蔓延到日常!台灣人,不管先來後到,不管政治立場,難道要過這樣的日子?要墮落到這樣的原始狀態嗎?!

 這就是何以資深藝人鄭惠中,理當被譴責!因為,她破壞了民主社會該有的一種「默契」,她可能讓社會上對立的意見團體,進而被激化成對立的暴力團體,不僅使得議題被扭曲,進而連支持或反對這議題的人,也失去合理辯護的空間,導致整個社會陷入「非此即彼」的困境!

 揮一巴掌容易,被打掉的民主默契,被激化掩蓋掉的民主寬容,才真正是難以彌補的傷痛!

 此所以我說,一個資深藝人的情緒,一個深藍支持者的短視,只會令人遺憾,但隨之而來的後續反應,才是檢視台灣民主能否健康持續的關鍵。

 如果,藍營基於同溫層效應,保持沉默,甚或添油加醋,那之前對手陣營的任何暴力行徑,乃至之後任何可能的暴力行徑,藍營都將失去譴責的正當性!

 藍營如何能幸災樂禍,酸言酸語!中間選民會看在眼裡。

 綠營同聲譴責可以理解,那是政黨本能反應。不過,網民已經列表,綠營「乎巴掌的歷史」歷歷在目,這些過往,對照此刻的「義憤填膺」、「正義懍然」,就相對失去其號召性。不是也很諷嗎?

 所以基於民主價值,基於民主社會的珍惜,綠營應當在譴責之際,呼籲支持者冷靜,亦當反躬自省,問政風格去肢體化,去語言暴力化!

 蔣中正的評價如何?歷史功過如何?中正紀念堂的定位如何?

 說穿了既是兩種史觀的對峙,卻也是不同群體生命經驗的摩擦。

 對部分群體而言,蔣的地位無可撼動。然而,對另一部分群體,卻是熟可忍熟不可忍!更何況,在藍綠政黨標籤化去蔣挺蔣的二分法後,這議題尤其不單純!

 要用政治力去扭轉,絕非易事!這是文化部必須深思的壓力。然而,既然去蔣挺蔣是史觀的對峙,那麼透過學術研究,資料爬梳,異見的論辯,並不難獲致一些基本的共識。文化部應該持續鼓勵學界對話辯論。

 既然,去蔣挺蔣也有不同群體的生命經驗,那如何增加彼此對話,共同呈現各自認識下的老蔣圖像,不也是一向強調多元卻有生命共同體之意義的台灣,該做也一定要做的事嗎?

 但無論如何,暴力不可為。暴力沒任何理由默認,沒任何理由鼓動。

 要化解暴力,唯有耐心。耐心則建基於彼此認知彼此的不同,而又願意共同生活在一塊土地上的寬容。

 耐心,寬容,理解,民主,無一不需要時間來經營。

 挨了一巴掌的鄭部長當場維持了良好風度,在被疼惜之餘,或許更可以更多耐心與寬容,去傾聽另一種聲音與感受。

 民主無疑還是台灣最大的共識,最大的資產。

 我們怎能任由隨便一巴掌,打掉這些共識與資產呢!

 

作者為知名作家

 ●經授權刊載,原文分享於作者臉書https://www.facebook.com/linlindaddy

 ●專欄文章,不代表i-Media 愛傳媒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