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go

簡秀枝/張純明、林曼麗、顏娟英——台灣美術整裝使命一肩挑

 就在台北當代藝博會開幕前三天,台灣美術界動起來了!

 企業家張純明、國藝會董事長林曼麗、中研院史語所研究員顏娟英等,把台灣美術史爬梳使命一肩挑,為台灣美術價值建構,跨出有力的一大步。

 財團法人福祿文化基金會第九屆第二次董事會,於14日上午在台北教育大學北師美術館會議廳舉行,會中通過台灣美術史研究專案計劃,將花2年時間,斥資新臺幣一千餘萬元,委託美術史學者顏娟英等,進行台灣美術史田園調查、整理、作品修護、保管以及國內外展覽。

 這項攸關台灣文化主體性、美術史建構價值的關鍵會議,由福祿基金會董事長張純明親自坐鎮主持,他希望透過民間基金會的覺醒、動員,建構台灣美術史價值,讓民間的覺知先行,把冷落多時的台灣美術生態,重新注入活力,軟件整理與硬件設備,雙管齊下。

 由於台灣前輩藝術家作品長年被疏忽,許多作品,靠著家族勉力保存與管理,藝術家子女,許多散居海外,或者年歲已高,對於遺作的維護,越來越力不從心。而在歲月推移中,保持狀況欠佳,作品的破損嚴重,極待修護整理。

 日前,由顏娟英等研究學者,提出的研究専案,一方面,是美術史料田園調查與整理,同時,也思考是否成立託放、代管中心,把前輩藝術家遺作的壞損傷害降至最低。

 心繫台灣美術史的爬梳工作,日前顏娟英等學者,曾提案進行,但因故無法執行。各界為此憂心如焚,積極思謀突破之道。

 「政府不夠重視」,「時間不會等人」,成為這個會議緣起的2個關鍵因素,林曼麗董事長深切感受到前輩藝術家屬們的無奈與焦慮,因此轉向尋求民間企業與組織的恊助。

 經營化工產業有成的福祿基金會董事長張純明,是台灣民俗文物的收藏與推動者,當得知台灣美術研究的困境後,一口答應,願意以基金會名義,全額給予資助。

 據了解,福祿基金會長年資助北投文物館的古蹟建築修復及再利用,對於在地文化保存、文化資產推廣、及創新科技獎勵等等,投注許多心力。這回決定把觸角延伸到台灣美術界,讓受挫的台灣美術建構案子,起死回生。

 上午的董事會中,除了通過新台幣1千餘萬元的預算編列外,張純明董事長鼓勵顏娟英等學者,全力以赴。他強調,「資金不是問題,用心才是關鍵」,他允諾持續投注後續資源,讓台灣美術價值被張顯,藝術家遺作被修復與妥善保存,甚至銜接後續的展覽、工作坊、國內外研討、座談會,期待一一付諸實現。

 目前擔綱主持該研究專案的學者,包括留學美國的顏娟英,留學日本的邱涵妮、蔡家丘等學者組成團隊,他們都浸淫台灣美術史研究多年,孜矻於台灣美術生態的爬梳與維護。

 這項專案工作方向,將分二個階段,分別是今(2019)年起,以及2020至2021年春。

 第一階段,包括初步作品調查,包括三所公立美術館之外的公私立機構、畫家家屬的收藏;規劃年度主題展覽,定名為「光耀日月-新出土台灣美術特展」;還有工作坊,以及圖録論文撰寫等。

 第二階段,除了繼續進行作品調查,擴大田調範圍;規劃年度主題展覽,定名為「再現風華-觀看台灣現代美術新風尚展覽;工作坊、圖錄論文撰寫外,更增加國際研討會、台灣北中南的9場座談會。

 本週起,包括台北當代藝博會、水墨現場、藝術未來、藝術台北等4大藝博盛會,即將於17日起依序開幕,夾雜資金、話語權的國際畫廊,鋪天蓋地介入台灣,引發大家關注,在中國當代、華人藝術、國際藝術家的狂潮入侵中,更凸顯台灣美術的困境,展覽停滯、硏究消極,作品維護不力,市場交易有行無市⋯。

 今天福祿文化基金會通過台灣美術爬梳專案計劃,企業家張純明、國藝會董事長林曼麗、中研院學者顏娟英等並肩合作,資金有著落,人才到位,責任感十足,他們合力把台灣美術史爬梳使命一肩挑,可望為台灣美術價值建構,跨出有力的一大步,也是對國際藝博會的「兵臨城下」作了最積極與令人振奮的回應。

 擔任公職多年的林曼麗董事長在會後也表示,現在的政府對這部分已經開始重視,但公部門總有力有未逮之處,由民間協助,「官民協作」是國家社會之福,一起還給台灣美術界應有的高度與尊嚴,這更也是福祿基金會張純明董事長,拋磚引玉的良苦用心所在。

 

作者為典藏雜誌社社長

 ●全文見作者臉書,經授權刊載。

 ●專欄文章,不代表i-Media 愛傳媒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