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貼文問了一個問題:「如果真的希望台灣好,媒體在2020年總統大選,可以扮演什麼角色、做些什麼真的有意義的事?」
我的答案是:對事情查核做事實查核。
我在事實查核中心跳出來的第一天,就直覺認為他們未來會是需要被事實查核的對象了,問題是需要人力和資源去對抗這些帶風向的人。
另一位網友提到:「說真的查證什麼難度高而且沒人看,我想說可以寫一個事件聚合機器人,每次有事件發生就把各家媒體、意見領袖 各種意見收集起來而且持續更新,這個時代能讓人閱讀到同溫層以外的內容就已經算是功德一件了...」
這裡有一個技術迷思,大家在討論如何解決新聞資訊問題的方向,都是想用技術弱化主觀編輯。真的是這樣嗎?
例如g0v圈的人時常主張技術是中立的。我不認同他們的地方就在於,使用技術的人往往並不中立,技術不能做為卸責的理由。
對,槍不殺人,人殺人。但明明知道自己在製造殺人武器,而且明顯會由哪一方來使用這批武器,就別說自己是中立的。
從新聞小幫手、真的假的,到美玉姨、事實查核中心,每一個都成為特定政黨鞏固權力、扼殺異議的工具。對批判者說,不滿意的話也可以跳下來填坑,這正是資源方打壓無資源方的傲慢。
我反倒認為,解決問題的關鍵,其實是重新彰顯編輯專業的重要性,即使在這個媒體公信力脆弱的時代。難處則在於現今大媒體生態不易改變,小媒體自認正義而不中立,能同時發揮專業又能堅持操守的編輯難求。
作者為以核養綠公投發起人
●更多文章見作者臉書,經授權刊載。
●專欄文章,不代表i-Media 愛傳媒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