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go

左化鵬/部隊鍋和牛肉麵,時代產物

 雖然陽光已經露臉,天氣依然冷颼颼。中午,走進這家位於復興南路和八德路交叉口的韓式料理店,點了一客「部隊鍋」來暖暖身。這間名為「林家匠」的韓式小館,標榜店中的招牌菜,就是「部隊鍋」。

 我曾客居漢城多年,吃過不知凡幾的漢江南北韓式料理店。敢誇口未曾祭過我五臟廟的韓式料理,幾稀矣!包括台灣人望之郤步的狗肉鍋(保身湯),還有蘇東坡老先生為了一膏饞吻,拼死也要一嚐的河豚鍋,可是奇哉怪也,當時卻從未聽聞有什麼「部隊鍋」。

 近幾年,台灣吹起了一股韓風,韓國料理店,在街頭巷尾如雨後春筍,櫛比鱗次。為人所熟知的除了韓國烤肉,還有海鮮泡菜鍋和豆腐鍋,曾幾何時又多了部隊鍋,大概是推陳出新搞出的新花樣吧!

 熱氣騰騰的部隊鍋上桌了,我用鐵杓子攪了攪,紅通通辣呼呼,它是以韓國泡菜做湯頭,佐以青江菜、金針菇、洋蔥和豆芽菜等菜蔬,幾塊豆腐,幾片起司,還有切片的羊香腸和火腿,在湯中若隱若現,漂漂浮浮。

 怎麼沒有牛羊豬肉?國字臉小眼睛的韓籍老闆說,五零年代,韓戰爆發,當時韓國物資匱乏,民不聊生,駐防在「議政府市」附近的美軍,有些過期的火腿罐頭,就被當地老百姓揀食用來做成了大雜燴式的火鍋。無怪乎其然矣,這就是部隊鍋名稱的由來。

 吃碗內,望碗外,我想起了台灣的牛肉麵。記得已故史學家逯耀東教授曾經說過,牛肉麵的緣起,也是在五零年代,當時政府才撤退來台,物資缺乏,民生凋敝,南部某空軍基地,有些四川老兵水煮白麵條後,用協防美軍支援的牛肉罐頭,加上岡山的豆瓣醬調味,再撒上些蔥花,就做成了牛肉麵。時至今日,牛肉麵已成了庶民美食,享譽國際。許多觀光客,未嚐一碗牛肉麵,就不算來過台灣。

 一切都已成過眼雲煙,部隊鍋和牛肉麵,都是那個時代應運而生的特殊產物。我從鍋中撈起了一片洋火腿,遙想當年讀大學時,能到師大附近麵館吃一碗牛肉麵,那是多麼奢侈的享受。多半時候,為了省錢,我只敢囁嚅著説:「老闆!來一碗牛肉麵,多加些湯,只要麵,不要肉」。

作者為資深媒體人

 ●全文見作者臉書,經授權刊載。

 ●專欄文章,不代表i-Media 愛傳媒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