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約記者李念穎報導】到底選不選2020,柯文哲的一舉一動受到各界高度關注,在此之前,柯文哲曾說過政策要落實在生活,就讓我們來看看台北市長柯文哲自2014年上任後有沒有讓藝術充實在人民的日常裡呢?
四年前,柯文哲一上任就大刀闊斧的拆除了忠孝橋引道,展開「西區門戶計畫」的第一步,讓北門重見天日,成為台北的凱旋門,結合北門周邊的臺北郵局、舊議會、三井物產株式會社舊倉庫等,規劃一系列的歷史建築活水計畫。
從北門出發,北至圓環、當代美術館、中山商圈,南至西門徒步區,在柯文哲團隊的規劃下,台北逐漸成為一個藝術文化共融的居住城市,其中,中山雙連一帶的「心中山改造計畫」,更是讓台北多了一個文青必去的藝術基地,在這條綠色廊道公園裡,經常舉辦獨立樂團的演唱會以及小市集,結合誠品R79地下書街還有周圍的咖啡廳,讓繁忙的台北鬧區也能有慢生活的休閒情調。
柯文哲曾提及,要把台北打造成一個文化夢工廠,營造一個對藝術家友善的城市,承諾會協助籌組藝術公會,保障藝術工作者的基本權利、提供藝術駐校、駐村計畫,減低藝術家的生活負擔,同時也能讓藝術紮根在教育及日常生活,另外也會解決Live House設立的問題,為音樂注入新能量,讓台北成為藝術、音樂、人文的夢想搖籃。
擁有一個年輕團隊的柯文哲,對於藝術文化的投入也做了許多改變,不過有沒有讓民眾覺得值得或是有感,可能還是見仁見智了。
你覺得柯文哲藝文了嗎?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