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次,換我們回頭】
我喜歡聽L說他旅行的故事:在伊朗問路,當地人抓著他的手跑過三個街口到正確的車站,堅持要幫他買車票,L不願意讓對方付錢,兩人還差點吵了起來。疲憊的在巴士站睡著了,醒來發現切好的西瓜與瓶裝可樂放在身邊。還有無數次陌生人的幫助與溫暖。而我也是,時常被突如其來的善意感動的無地自容。
那天我們已經在山裡走得精疲力盡了,下山的路途沒有比較輕鬆,是一條綿延數十公里的碎石坡路,這些碎石不大不小,還可以正常步行,但一不小心就踩偏就會狠狠扭到腳的那種。眼看天色漸漸灰暗,我們加快腳步,一刻不得放鬆。好不容易走到最後一個岔路,路牌上指著離終點剩下20分鐘的距離。
「你有帶頭燈嗎?」我坐下喘喘氣,L貌似心有所慮的問。
「有啊,怎麼了?已經快到了,用不到吧。」
「剛剛路上看到的那個,腳了受傷,撐著登山杖一拐一拐走著的男人。」L說。
「我擔心他沒辦法在天黑之前離開山區。」
「這段路又陡又難走,若等到天色全暗,他這樣的狀況要下山簡直會是難上加難的任務。」
「你想拿頭燈給他嗎?但他們應該有帶吧。」我說。
「不是,我在想能給他們什麼實質上的幫助,你懂我的意思嗎?」
「嗯⋯⋯」
背包越來越沈重,身體也開始感到疲憊與疼痛,天色越暗越冷,回首人看不到兩人的身影,是否該往回走尋找他們呢?但會不會只是我們雞婆了?真的幫得上忙嗎?我們思考著時間與體力等等各種交錯複雜的可能與因素。
「你記得在台灣搭便車的時候嗎?」L突然說到。
去年我們一起在台灣搭便車南北大縱走。站在路口舉著牌子,好幾次遇到身旁呼嘯而過的車輛,在前方又決定迴轉來載我們一程。駕駛總笑著說,第一時間來不及反應啊。甚至還有對向車道的車特地開過來說:「呃,我們沒有要北上,但也許可以載你們到另一個比較容易攔車的路口?」
「很多人願意幫助我們。」
「對。」
「這一次,換我們回頭。」
我輕輕點頭,垂下眼,瞬間所有疑慮都煙消雲散了,多麼溫柔而充滿力量的一句話。抵達出口後,我留在公車亭旁顧背包,L帶著手電筒快步往回走。已經晚上七點了,十分鐘前還微亮著的天空,在恍神之間令人措手不及的驟然進入夜色,L消失在染著墨與深藍色的森林裡。坐立不安的等待總讓人說不清時間過了多久,終於,三盞搖搖晃晃的光亮,隱隱約約看見L背著受傷的男子,與他的女性同伴一起出現在山口。
我鬆了一口氣,心裡深深的感到一股暖流。在能力的範圍裡盡可能的幫助他人,是一件很美好的事。我相信這份溫柔是會傳染的,也許對方沒辦法直接回報你,但因為你的好心,在世界上另一個人心中種下一份柔軟,當發生事情時,願意回頭對陌生人伸出援手。我想起一句話說:
「一個人能始終溫柔,是因為年少時遇到了善良的人。」
願你我,都能成為那個傳遞溫柔的人。
作者為旅遊作家,著有《路上慢慢想》、《在遠方醒來》等書。
●經授權刊載,更多文章見作者臉書粉專。
●專欄文章,不代表i-Media 愛傳媒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