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go

簡秀枝/坐輪椅、拄拐杖,千里迢迢為代打——祖賓.梅塔與巴伐利亞交響樂團感動台灣

 拄著拐杖的82歲指揮大師祖賓.梅塔 (Zubin Mehta, 1936-)帶領國際天團巴伐利亞廣播交響樂團,來台演出。坐在高角椅上指揮的梅塔,運籌帷幄、大氣稟然,感人至深,現場觀眾多次起立鼓掌,全場歡呼,令人動容。

 祖賓.梅塔這趟是抱病補位,千里迢迢到台灣,作了4場巡迴演出。

 原來巴伐利亞,廣播交響樂團音樂總監楊頌斯(Mariss Ivars Georgs Jansons,1943-)頓失手足、龍體欠安,臨時取消亞洲之行,緊急狀態下,祖賓.梅塔為同儕,兩肋插刀,情義相挺。

 印度籍的祖賓.梅塔也好,拉脫維亞籍的楊頌斯也罷,對台灣樂友來說,都是深受敬愛的國際大師,他們都曾多次帶團來台演出,早已是熟門熟路,在樂友心目中,佳評如潮,口碑一流。

 然而,因腿疾剛開過刀的82歲祖賓.梅塔,步履蹣跚,手執拐杖、被掺扶登台,替代75歲的楊頌斯,就更富戲劇性張力了。

 由於18日在台北的首場演出,在中正紀念堂藝文廣場舉行戶外同步轉播 ,在演出結束,祖賓.梅塔坐著輪椅,被推送到戶外舞台上,向民眾致意,那一幕看在民眾面前,感佩不已。不只是一代指揮大師同袍之愛、惺惺相惜的情誼展現,更把音樂老兵在指揮專業面前,責任感十足、寶刀未老的豪氣,發揮得淋漓盡致。

 很幸運,連續出席在台北的兩場音樂會,見證了坐在高腳椅上指揮的祖賓.梅塔,熟諳每一作曲家風格,完全背譜演出,令人嘆為觀止。

 首日的曲目是舒伯特《羅莎蒙》序曲,作品797 、《D大調第3號交響曲》,作品200 以及理査.史特勞斯:《英雄的生涯》,作品40 ,連同安可曲德弗札克《斯拉夫舞曲第一套第八首》。翌日則是莫札特《C大調第41號交響曲(朱彼特Jupiter)》,作品551 與馬勒《D大調第1號交響曲(巨人)》 。

 屢獲英國《留聲機》與法國《音樂世界》評鑑為世界十大交響樂團之一的巴伐利亞廣播交響樂團,已經是第5度受邀來台舉行北中南等4場巡演。這也是台中歌劇院、高雄衞武營相繼開幕後的古典音樂大盛會,門票早已被搶空。

 專注音樂,成就音樂的祖賓.梅塔,西裝筆挺,白領結、燕尾服,坐在高腳椅上,無法像平常一樣,俐落移步,但他舉重若輕,完全背譜指揮。從臉部投入、陶醉表情,到指揮棒的高低起落,渾然天成。激昂中見柔情,溫柔中更見頂天霸氣,連日的演出,觀眾如癡如醉。

 舒伯特《羅莎蒙》序曲,作品797,是1820年代,舒伯特受劇作家海蜜娜.馮.雀薇( Helmine von Chezy )委託而為四幕浪漫劇《塞浦路斯女王,羅莎蒙》的作曲配樂。

 舒伯特的音樂特色,歌唱性十足。樂曲採小奏鳴曲式,在幾個激昂的和弦音之後,獨奏雙簧管緩緩唱出清澈又優美主題。由於故事中的羅莎蒙與阿爾豐斯在有情人終於結成連理,快樂收場下,以歡欣氣氛、勃勃生機作結。

 祖賓.梅塔牛刀小試,給全場音樂會快樂的啓航。

 創作於1815年的舒伯特《D大調第3號交響曲》,是天才作曲家只花10天就完成的作品,雖然曲子簡短,但處處見巧思。例如,第三樂章的(大步舞曲)的中段出現的旋律,即具有蘭德勒舞曲風采,終樂章也採塔朗泰拉舞曲,以急板的速度迴旋,生動悅耳。全曲音樂,充滿驅動下,狂歡喜樂,盡藏旋律中。

 理査.史特勞斯:《英雄的生涯》是作曲家自傳性作品,他在曲中,把自己型塑成一位堅持與俗世對抗的英雄,因而被批評是無可救藥的自我中心者。

 巴伐利亞廣播交響樂團的管樂一流,當祖賓.梅塔的指揮棒一起,象徵「英雄」的第一主題,首先由法國號暨低音絃樂聲部發出,令人聯想到貝多芬《第三號交響曲》的主題。這段旋律,跨越了4個8度音程,同樣象徵「英雄」的第二主題,以遞次下行的4度呈現,昂揚的小號聲預告英雄即將展開征服之旅。嘎嘎作響的木管、銅管,趁勢作威。小提琴的適時加入,彷彿兩性中的維妙互動,旖旎柔美,和著木管、銅管、小號的衝動放浪。英雄主題與對手主題的交錯間雜,高潮迭起。最後回到《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相仿的氣氛中作結,充分展現史特勞斯在作品中,把承先啓後的責任一肩挑的用心。

 安可曲以德弗札克《斯拉夫舞曲第一套第八首》激昂慷慨,快樂作結。

 莫札特《C大調第41號交響曲(朱彼特Jupiter)》,作品551 ,是莫札特晚年潦倒時期的創作。當時他健康走下坡、收入不穩,但他才氣過人,刻意隱瞞苦難,仍以活潑與磅薄氣勢入樂,燦爛輝煌的五聲部對位形式樂段,銅管、定音豉熱鬧呼嘯,令人印象深刻。

 莫札特弦樂編制一向精簡,定音鼓手,靠近樂團,木管與銅管樂手精簡中有著畫龍點睛的特質,在小而美的親密氛圍中,與管弦擊樂,共譜和諧悠揚。

 台灣,是馬勒音樂欣賞的大本營,只要有馬勒交響曲的演出,一定是樂友追逐焦點。這回祖賓.梅塔演出的馬勒《第一號交響曲》,採用「五樂章完整版」的現場版,搏得滿堂采,是樂友們公認最動人、最值得的一次聆賞經驗,馬勒迷人人拍案叫絕。

 《D大調第一交響曲》創作於1884年到1888年之間,最初的版本被命名為「巨人」交響詩。該作品在1889年在布達佩斯首演,反響不佳,但現在已名列馬勒最受歡迎的作品。首演時所發表的曲目,並不是交響曲,而是兩篇交響詩。

 「五樂章版」緣由,是《第一號交響曲》在歷史上最早前三次演出時,其實皆有五個樂章,並非現在最常演出的四樂章版本,而這多出來的樂章稱之「花之樂章 (Blumine)」,原始曲序介於今日版本的第一與第二之間。

 之後馬勒於1894年威瑪(Weimar)演出時,將「花之樂章」去除,成為日後習慣聽到的四樂章形式。

 被刪除的「花之樂章」,後來於二次大戰後由馬勒研究權威米契爾(Donald Mitchell)於1966年發掘,隔年由布列頓(Benjamin Britten)於亞德堡(Aldeburgh) 舉行首演,才重見天日。

 屈指一算,距離上次演出「五樂章版」已經事隔多年。

 在最初的三場演出中,第一和第二樂章之間還有一個稱為「百花」的樂章。該樂章原先是馬勒為約瑟夫·舍菲爾(Joseph Scheffel)的1884年話劇《賽金根的號手》(Der Trompeter von Säckingen)所作的配樂中的一曲。馬勒在1894年魏瑪的演出之後捨棄了這個樂章。自此該樂章一直失傳,直到1966年作家唐納德·米切爾發現了它。1967年,英國指揮家和作曲家班傑明·布里頓首次在馬勒去世後演出了這個樂章。如今《第一交響曲》的演出基本從不包括該樂章,只是有時候會被單獨演奏。

 1970年歐仁·奧曼迪指揮費城交響樂團首次錄製了帶有「百花」版本的馬勒第一交響曲。該錄音已絕版多年,最近RCA又開始重新發行。現在共有大約有20個錄音包括該樂章。

 五樂章的最初版本被作曲家本人視為一首大型交響詩。馬勒曾經寫過一段描述該作品的文章。在1893年漢堡首演和1894年魏瑪首演中,馬勒給該交響曲加以標題「巨人」。

 祖賓.梅塔在處理馬勒《第一號交響曲》,非常用心,刻意放慢速度,把每一細節推敲得非常清楚,聲部之間,既競爭,也對話,柔和中展現大器,令人鼓舞。

 熱情樂迷在曲罷之後,起立鼓掌,喝采叫好。謙謙大師,多次鞠躬回報熱情樂友,賓主盡歡,簡直欲罷不能⋯。

 作者為典藏雜誌社社長

 ●全文見作者臉書,經授權刊載。

 ●專欄文章,不代表i-Media 愛傳媒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