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go

李明璇/兩位候選人的重要共識:高雄需要改變

  憑心而論,經過週末的2場造勢大會,加上剛結束的辯論,我們覺得大勢已定。

 

 論理性面,我覺得陳其邁委員在辯論會上表現很到位,畢竟交互詰問需要這樣的氣場。可惜韓國瑜主委可以表現得更好,但國瑜缺乏數據案例來堵排山倒海而來的「質詢」、滿足對手的「需要」。關於二位的心胸和氣度,我不多筆墨了,人人心中自有一把尺,孰優孰劣、高下立判。

 

 論感性面,我不捨韓國瑜,在三立任人宰割,辯論中電視台所上的跑馬非常偏頗,容易干擾觀眾的判斷。加上導播帶的鏡頭、主持人用字遣詞,顯示貴台的立場鮮明。另外,我也想起4年前柯文哲和連勝文那場,會後記者會的地點,國瑜分配在2樓餐廳,跟4年前連勝文是同個場地。相對攝影棚,那是個比較差的場地。

 

 嗯,我更喜歡公平的對決,這才是選賢與能。

 不能靠貶低別人來抬高自己:光是開場白6分鐘的申論,其邁還是沒有進步,跟第一次辯論會和造勢大會一樣,先批評狠酸對手,極力證明自己多了解高雄,負面言論佔了一大半。交互詰問過程中,不斷邀功、怕大家不知道其邁付出了哪些。

 

 OK沒有關係,以心理學角度,其邁內心的小小孩需要被照顧,需要自我建立信心,我們都能理解。

 國瑜先肯定了其邁的言論,除了撇清誤會以外,還是一句批評也沒有。

 始終如一的是:邀請對手勇敢面對真實、面對問題、解決問題。因為不論是誰當市長,都要在艱難中面對這些挑戰。

 很明顯,其邁從沒把國瑜放在高雄未來的藍圖中。

 

 驕傲在敗壞以先,狂心在跌倒之前:其邁攻擊性很強,十足證明是個稱職的立委,質詢鏗鏘有力,值得連任再連任。   

 其邁也很會帶風向,字字句句都在暗諷對手,用國瑜不夠認識高雄,避掉好多敏感尖銳的提問。

 可是其邁,要當首長的人是要善用人才,不然會累壞的;就好比擔任企業總經理,是要懂得管理公司,還需要去學影印機怎麼雙面合併外加裝訂分頁處理嗎?

 

 一句「高雄可以換人做,可是絕對不是韓主委」,我都替其邁捏了一大把冷汗。岡山造勢也一句「我們一定要贏對不對!台灣民主不能輸對不對」。還是一貫的作風,always 圍繞在輸與贏。可是這場選舉,從來都不是一場藍綠的對決,它是人民作主與族群分化的對決。

 還記得18號那天,其邁高喊著我們拒絕仇恨、拒絕抹黑、拒絕造假。我們高雄是包容的城市,讓我們把憤怒化為力量。

 這裡要稱讚其邁,因為他有在好好聽國瑜的呼籲—「包容」,只是我嚇到吃手的是,要把憤怒化為什麼力量(行動?)。

 

 民主民主,人民作主:看完辯論會,令人開心的是,兩位候選人終於有一個重要共識:高雄需要改變。

 「該改變的改變、該翻轉的翻轉,我們才有資格向全世界證明,台灣是一塊名符其實的民主聖地。」

    希望11/24,高雄,贏得全世界的尊重。

 

 #但願選舉的結果

 #高雄可以不再一樣

 #辯論會看得好認真 #眼睛變兔寶

 P.s 請兩位候選人原諒我直呼大名

 

 作者為高雄北漂青年

.全文見作者臉書,經授權刊載。

.專欄文章,不代表i-Media 愛傳媒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