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go

大陸新稀土「釹黃河礦」問世 戰略資源再添新星

內蒙古白雲鄂博礦床,被譽為全球最大的稀土礦與鋼鐵共生礦床。圖為在包頭稀土博物館展示的一塊稀土礦石。圖/取自新華社
內蒙古白雲鄂博礦床,被譽為全球最大的稀土礦與鋼鐵共生礦床。圖為在包頭稀土博物館展示的一塊稀土礦石。圖/取自新華社

據中新社報導,中國地質大學(武漢)聯合內蒙古地質調查研究院7月17日正式對外發布,在內蒙古白雲鄂博礦床中部區域發現一種全新稀土礦物。該礦物已通過國際礦物學協會(IMA)新礦物命名與分類委員會全票批准,命名為「釹黃河礦(Niobohuanghite)」。據中國地質大學(武漢)研究員趙來時介紹,「釹黃河礦」屬於稀土碳酸鹽礦物家族,其最大特徵為化學組成中釹(Nd)元素顯著富集,這在目前已知稀土礦物中極為罕見。

中國礦物學會表示,釹黃河礦的誕生地——內蒙古白雲鄂博礦床,被譽為全球最大的稀土礦與鋼鐵共生礦床,迄今已發現礦物超過210種,包括此前命名的「鋯包頭礦」「鋅鐵鈦礦」等。

研究團隊首次確立其為一種全新晶體類型,並建立白雲鄂博礦體的分帶特徵與成礦模型。財聯社指出,目前全球高性能永磁材料市場中,90%以上依賴釹基材料,而大陸則是釹提取與應用的技術領先者。釹黃河礦的出現,將進一步鞏固大陸在該領域的技術與資源優勢。

釹的戰略用途極高,釹是生產高性能釹鐵硼永磁體的核心元素。這類永磁體廣泛應用於:新能源汽車的驅動電機系統、風力發電機核心部件、高端消費電子如耳機、硬碟、振動模組、航空航天領域的精密定位與傳動設備。

大陸雖在輕稀土(如鑭、鈰)儲量充足,但中重稀土(如釹、鉺、鏑、鐿等)長期被視為戰略弱點。「釹黃河礦」的富釹特性,使其成為填補該結構缺口的重要資源。「釹黃河礦」雖具高資源潛力,但因與其他金屬(如鈮、釷)密切共生,仍需解決難選冶、易污染等技術瓶頸。

「釹黃河礦」的發現,是大陸在稀土戰略資源保障領域的重要突破。未來若能實現高效、環保、智能化的釹及伴生金屬提取,白雲鄂博或將再次重塑全球稀土供應鏈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