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go

賴祥蔚/母親忽然說起了日語

 圖/日本投降時,作者的母親就讀小學二年級

 現在大家都在談轉型正義,要追討國民黨統治時期的不當得利。真的要落實轉型正義,新政府也要思考如何追討日據時代的不當得利。

 現在有些人喜歡追憶日據時代,說自己曾經是日本人;不過也有人根本就不喜歡那段被殖民的歲月。

 念大學修日文,想起媽媽生在日據時代,回家問:「媽,妳會說日語吧?」媽反問:「我怎麼會說日語?」我問:「妳小時候不是說日語,都忘了嗎?」媽說:「那時在家說台語,只有上學才說日語,二年級日本人走了,大家就不說日語了,現在忘光光了。」

 好幾年後,陪媽媽去日本旅遊,當我努力想用有限的日文詢問價格時,媽媽卻很自然地就說起日語了。

 我非常訝異:「媽,妳不是說妳不記得怎麼說日文了嗎?」媽說:「啊栽,就忽然說出口了。」

 後來才知道,外公家人被日本殖民政府視為不順服的抗日人士,經常有警察來找麻煩。媽媽小時候的生活非常苦,因此根本就不喜歡日據時代的生活,包括日語。

 「我們是台灣人,跟日本人不一樣。」媽說。

 日本殖民政府對台灣人的荼毒,真是罄竹難書。慰安婦阿嬤只是要個道歉,卻等到死了也等不到。

 日據時期的台灣人分成兩種階級:配合日本政府來剝削的菁英階級,以及被剝削的平民階級。

 台灣新文學之父賴和在小說「覺悟下的犧牲」記載了二林事件,這是彰化蔗農慘遭剝削、欺凌、判刑的真實故事。在日據時代,有不少台灣人幫助殖民政府剝削台灣人,這些剝削者自己也賺飽了。有的台灣人因為獲得殖民政府賦予糖、鹽等壟斷特權,而在短時間內累積了驚人的財富,有些家族至今依然是超級富豪。

 要談轉型正義,當然不能夠忘了日據時期。當初靠著殖民政府來剝削台灣同胞而獲得的財富,算不算不當得利?該不該追討?舉例來說,如果有人因為在日據時期享有特權、剝削同胞而獲得了一億元的財產,然後又靠著一億元做生意而賺到了十億元,那麼就算我們在主張轉型正義時,不去追討後來賺到的九億元,起碼當初剝削得來的一億元也可以轉型正義一下吧?不妨主動捐出來做公益,這樣才符合轉型正義的和解目的。畢竟有些剝削者的後代依然是富豪,而有些被剝削者的後代也依然生活在社會底層,要談轉型正義怎麼能就忘了這一塊?

 請不要忘記,轉型正義不是為了仇恨或鬥爭,而是為了和解。

 

 作者為台灣藝術大學廣播電視學系教授、中華傳播管理學會理事長、i-Media愛傳媒榮譽社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