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go

黃文博/可能是台灣最迷你的百貨公司!

 在台北市中山北路光點人文商圈巷內,有這樣一間很容易被忽略的日式老建築。

 它不像古蹟等級,應該也沒有名人住過。就是一間保存下來嫌浪費,拆掉不可惜的和風老宅。

 外面立在地上的一塊木板,寫有“中山18”的字樣,應該是老宅的品牌名。其下是幾家店的名字或業種,嗯--的確有曖昧文青風。

 如果不是因為庭院外面有人坐在椅上吃抹茶冰淇淋,我也會略過它。

 讓人感動的,老宅歡迎參觀,而且不必脫鞋。

 進去,不到三十坪的室內,由五家獨立微型店分割經營,有趣。

 理髮店、皮革店、服飾配件店、餐食店...營業內容不重複,還有點互補的味道。

 大概是設在老宅內的關係,開什麼店都沾帶上一抹復古懷舊的味道。如同什麼店開在誠品,都帶有些許書香文氣。

 這種經營型態,有點像微縮版的百貨公司。比起正版百貨公司或mall,這裡當然小到不起眼,而且低調、謙虛,外加稍許卑微。

 五家微型店在此處蘊釀,設法茁壯。等長到成熟了,選擇離開的可能性大。到時候,應會有其他微型店進駐,再複寫著創生品牌的都市角落傳奇。

 說起來,這裡真有“店家育成中心”的fu,也有“品牌孵化器”的雛形,提供了年輕人築夢的起跑點。

 以上是樂觀的看法。

 倘若持悲觀的看法,雖然嫌風涼,卻可能更接近現實--窩在商圈邊邊角角尋求創業機會的微型店,用相對便宜的店租,滿足了年輕人創業造夢的企圖,也多少降低年輕失業率。

 然而,台灣目前整個商業機制鼓勵年輕創業,卻不幫助年輕創業。除了金融體系提供青創貸款,各地方政府以不同名目編了點預算坐等創業者主動申請之外,其餘跟創業關係密切的配套措施,例如:尋找立腳點、租金補貼、稅金減免、經營輔導、產業經驗傳授、技術轉移、供應鏈協助、行銷助力、品牌建構...,政府與商會所提供者,零碎而膚淺,表象且不實用,虛應故事又敷衍了事。

 就像十年前政府敲鑼打鼓要推動文創產業,編列大筆預算,卻毫無政策力引導產業發展的規劃,什麼阿里不達的東東都可以掛上文創之名,據以申請各項補助,結果很大筆的政府文創預算被申請去拍偶像劇,請問給台灣留下了啥文創?

 青創亦然。年輕人想開哪種店都好,我們不能用二十世紀的固態思惟去評價網路世代的創業模式。所以,設在都市巷內轉角老宅的輕食店,不見得不如設在主要榦道大樓裡的光鮮科技公司。

 我們這些曾經努力過、受傷過、光輝過的老人,真該發揮殘值,經驗移轉一下,拉年輕人一把。

 我們的政府,浪費預算、消耗資源、糊塗花錢的同時,真該認清鼓勵青創跟幫助青創大大不同。

 我們的商界,在打球聯誼、政商掛勾、交換利益之餘,真該幹些出錢出力出關係的正事,設定目標,一年捧個幾百家微型青創品牌。

 為什麼我前面說這是悲觀的看法?因為我知道上面的敘述僅是個人囈語,很難勸服政府與商界這麼做。即使許多個人--包括我個人在內,願意力助青創,但缺了政府的錢和商界的人,照樣辦不成。

 那間可能是台灣最小的百貨公司,給五家獨立微型店一種起碼的存在感,讓它們靠各自的特色活來,不致在龐大的經營壓力下,因缺乏抵抗力而早夭。

 我站在老宅外,思索著上面這家百貨公司能撐多久?

 或許,我們對這個效能低落的政府容忍少一點,對這些小私無公的商界領袖指責多一點,這幾間店就能存活久一點。

 作者為資深品牌專家。

●本文經授權刊載,原文分享於作者臉書

●專欄文章,不代表i-Media 愛傳媒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