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go

大數據專家楊立偉解讀全聯廣告

 【記者林可妮報導】全聯廣告引發許多關注,很多人好奇到底最後的宣傳效果如何?是打造品牌知名度嗎?又吸引了什麼樣的網路討論?從大數據要怎麼分析效果?台灣的大數據分析權威機構「意藍資訊」董事總經理楊立偉分析指出,最成功的效果是提醒大家知道中元節到了,有助於增加銷售,但是這不只是對全聯有利,對其他競爭品牌包括家樂福、大潤發,也都會有外溢效果,全面幫助大家;除此之外,這泊宣傳也有利於讓全聯的品牌形象從本來的家庭主婦進一步擴大到其他人。

 大數據專家楊立偉指出,全聯的中元節廣告,在2015年還有不錯的效果,但是接下來兩年就逐漸下滑。這次廣告被認為有陳文成等歷史政治人物的影射,究竟是工程師個人彩蛋與導演電影彩蛋,還是巧妙的設計?可以重人物的設定孤魂好兄弟卻有特殊突兀的對白,看出端倪,尤其粉絲小編寫「請來最難請的代表」,更有台青的柔情。

 楊立偉博士說,陳文成事件每年都會有一些討論,每天都有20則提及,每年都有1至2次短期高峰,顯示陳文成沒有被遺忘,雖然討論的量也不大。不過今年的7月3日出現了一日高峰,討論達到898則,這是因為風傳媒問了「你知道誰是陳文成嗎?」

 楊立偉說,從全聯貼文本身來看,在8月3日的12:00:01設定了發布,重點在鏡子沒人影、貓咪、感恩等玩笑文,到了第100篇推文開始提醒梗是主角,還提到了很深的梗「37年了」,最後有人貼出wiki答案,在8月4日的10:04:44,第279篇。

 楊立偉分析指出,以商業效果而言,全聯每年中元節期間聲量,2015年有1957則,2016年有7369則,因為有抽獎;2017年有4281則,其中還有過勞死新聞;2018年已經有7864則,目前還在快速增加。以全聯的市佔率地位,這波效果主要是在於提醒中元節快到了,品牌聯想次之。進一步看網路討論者的族群、聲量數及作者數,以男生居多、已婚居多、上班族居多;職業別的部分,學生少;政黨傾向的部分,以泛綠居多。

 大數據專家、「意藍資訊」董事總經理楊立偉完整分析,會在8月12日News98電台的「民意新連線」節目完整播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