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蕭宇彤報導】依國民健康署統計,台灣新生兒先天性聽力損失發生率約為3‰至4‰。聽力是語言發展的開端,先天性聽損如能在出生3個月內診斷,於6個月大前就開始配戴聽覺輔具與接受聽語療育,將來就可以達到接近正常之語言和身心發展。「甯甯」媽媽表示,甯甯剛出生時,醫院安排國民健康署補助的新生兒聽力篩檢發現異常,後來經醫師確定診斷雙耳為重度聽損以上的聽損,由於早期發現,及家人依專業建議,配合讓甯甯接受聽語治療與復健後,現在3歲的甯甯已是一個能說及愛唱歌的小女孩!
聽篩1年確診近9百位聽損兒,出生3個月內是關鍵期
國民健康署提醒家長,為了寶貝的健康,若新生兒聽力篩檢未通過者,請家長要儘速在寶寶出生3個月內接受進一步確診,把握寶貝聽語治療的黃金時期,讓寶貝能聽能說!
自101年起,國民健康署全面補助本國籍出生未滿3個月之新生兒進行聽力篩檢,至今年已經滿5年,105年篩檢率達98%,篩檢未通過而應進行後續確診者有2,251人,完成確診者為1,938人,當中確診出889位聽損兒,另313位新生兒聽力篩檢未通過者,卻沒有接受進一步確診,佔篩檢未通過者比例的14%。
篩檢未通過者,家長切莫驚慌及早確定診斷 掌握聽損療育黃金期!
國民健康署表示,如新生兒接受聽力篩檢未通過者,請家長莫驚慌,應儘快帶寶寶至醫院進一步做診斷性的檢查(54家新生兒聽力確診院所名單:https://goo.gl/95UqZU),確認是否有聽損、聽障情形及其嚴重程度,並遵從醫師依據寶寶個別情況之建議,儘早進行聽語治療及復健等療育或配戴助聽器、人工電子耳等輔具,增加幼童透過聽覺學習語言的機會,而政府對於助聽輔具及療育交通費亦有相關補助措施(如附表)。此外,由於部分幼童因輕、中度感音神經性聽障及中耳炎所致的聽障症狀不明顯,加上幼童自己不會表達及無明顯語言溝通障礙,常被家長忽略,專家建議讓3-4歲的孩子再次接受聽力篩檢,目前已有19個縣市衛生局(除高雄市、金門縣及連江縣外)提供免費學齡前幼童之聽力篩檢服務。
國民健康署再次提醒家長,除了讓寶寶接受新生兒聽力篩檢外,平時亦可運用兒童健康手冊(第75頁)的嬰幼兒聽力簡易居家行為量表,檢視及觀察幼童的聽力情形,若勾選「否」的答案多於3項以上者,應立即帶孩子接受聽力篩檢,確保兒童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