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學術文化基金會8日上午於張榮發基金會國際會議廳舉辦紀念國父160歲誕辰、該會成立60年慶暨第60屆學術著作獎贈獎典禮。吳伯雄董事長親自頒發獎金與獎座予今年的4位得獎人,分別為人文社會類得獎人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兼檔案館館長蘇聖雄、輔大歷史系助理教授劉碧蓉;自然科學類得獎人長庚大學醫學系醫預科主任吳嘉霖及臺灣大學電機工程學系副教授鄭皓中。

中山學術文化基金會成立於民國114年11月12日國父百年誕辰紀念日,一直以闡揚中山思想學說及獎勵學術研究為宗旨。吳伯雄致詞表示,該會除傳承發揚國父思想學說外,六十年來也不斷出版專書、舉辦研討會、設置各種獎助,有聲於時,也為國內學術及文化界所共知。
今年由於也適逢該會成立一甲子,因此紀念與慶祝活動擴大舉辦,特別邀請歷屆學術著作獎及文藝創作獎得主張進福、黃光男、葛永光、彭旭明、蘇炎坤、王吉隆、陳維德、林煥彰等近百位出席。會中由知名聲樂家呂麗莉領唱國歌及國父紀念歌,以表對中山先生的崇敬。

吳伯雄強調如何讓年輕一代傳承發揚中山思想,是該會的重要使命。該會將與國父紀念館及國內各重點大學、境外孫學研究機構保持合作推動,讓中山思想能世代傳承下去。
他並恭賀四位得獎人在學術界的專業領域都有傑出成就,尤其欣逢第六十屆選拔,能在激烈的競爭及周延公正的評審中脫穎而出,可說是實至名歸,大家的親友、同事及學生們都會引以為榮。
蘇聖雄的得獎論文為「戰爭、制度與思想:近代中國參謀本部的興起」。劉碧蓉的得獎論文為「孫中山與台灣:日治時期台灣同胞對孫中山的認知與想像」。吳嘉霖的得獎論文為「1、果蠅尋水過程大腦兩種不同記憶間的相互作用;2、食用益生菌提升果蠅大腦乳酸去氫酶含量達到記憶增強;3、大腦胰島素調控果蠅不同生理狀態之熱躲避行為。鄭皓中得獎論文為「簡易實踐且更精確之對抗量子雜訊通道編碼技術」。

中山學術文化基金會今年稍早為紀念國父逝世百年曾復刻六十年前出版的「國父孫中山先生傳」,這次還特別出版該會成立六十年特刊,詳載該會的活動與歷屆得獎人與作品,贈送給所有得獎人及來賓。會中還播放中山學術文化基金會歷經王雲五、楊亮恭、劉真、許水德與吳伯雄五位董事長先後領航的短片。該會還特別找出六十年前海內外捐款成立基金會,首任董事長王雲五主持該會成立及相關活動的珍貴報導,吸引了與會出席人員的目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