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go

天津義式風情街暗藏「飲冰室」 梁啓超故居成文旅地標

天津義式風情街,拱窗、紅磚與石板路構築出異國浪漫風景。圖/記者陳素貞攝
天津義式風情街,拱窗、紅磚與石板路構築出異國浪漫風景。圖/記者陳素貞攝

天津海河之畔的義式風情街,拱窗、紅磚與石板路構築出異國浪漫風景。歷史街區近年透過文創再生,融合歐式建築美學與文化底蘊,成為天津最具魅力的文旅聚落。其中,矗立在街區一隅的梁啓超故居紀念館,以人文氣息與典雅風貌,成為遊客認識中國近代思想史的重要窗口。

梁啓超故居坐落於義式風情街河北路44號,原為上世紀20年代義大利租界內的西式住宅,1930年代成為梁啓超在天津的寓所。紅磚外牆、綠色百葉窗、木質旋轉樓梯,靜靜保留了那個思想奔騰年代的風華。館內復原了梁氏書房、會客廳、臥室等空間,陳列其手稿、書信、報刊與家族相冊,呈現「飲冰室主人」嚴謹治學與溫厚家風的一面。

矗立在天津義式風情街一隅的梁啓超故居紀念館,成為遊客認識中國近代思想史的重要窗口。圖/記者陳素貞攝

矗立在天津義式風情街一隅的梁啓超故居紀念館,成為遊客認識中國近代思想史的重要窗口。圖/記者陳素貞攝

據館方介紹,梁啓超在此居住期間,仍筆耕不輟,撰寫了《清代學術概論》《中國歷史研究法》等重要著作,並在此接待章太炎、蔡元培、胡適等政學名流。館內特設「學問與家國」展區,呈現他從維新志士到學術巨擘的思想演進。

梁啓超(1873-1929)字卓如,號任公,廣東新會人,是中國近代啟蒙思想家、政治家與文學家。早年追隨康有為參與戊戌變法,後流亡海外,在日本創辦《清議報》《新民叢報》,以筆為劍倡導改革,提出「新民」思想,啟發了整整一代青年的民族自覺與現代公民觀念。

回國後,梁啓超轉而以學術與教育推動社會進步,主張「學術獨立、思想自由」,培育出諸如王雲五、徐志摩等名門弟子。他的文風兼具理性與激情,被譽為「以一人之筆,開百年風氣之先」。

梁啓超是中國近代啟蒙思想家、政治家與文學家,圖為他在旅法時留影。圖/記者陳素貞翻攝

梁啓超是中國近代啟蒙思想家、政治家與文學家,圖為他在旅法時留影。圖/記者陳素貞翻攝

漫步其故居,窗外海河的波光與街頭歐式風情相映成趣,讓人彷彿回到那個中西交融、百家爭鳴的年代。不僅是一處觀光景點,更像是一場沉浸式的人文之旅——走進梁啓超的書房,也走進中國現代思想的源頭。

天津義式風情街前身為20世紀初的「義租界」,區內保留百餘棟文藝復興與巴洛克式建築。近年來,天津市政府以「文化街區、文旅融合」為主軸推動修復工程,街區內設有藝文展館、咖啡書屋與文創市集,讓歷史建築重新煥發生機。

天津義式風情街前身為20世紀初的「義租界」,區內保留百餘棟文藝復興與巴洛克式建築。圖為大名鼎鼎的狗不理包子店。圖/記者陳素貞攝

天津義式風情街前身為20世紀初的「義租界」,區內保留百餘棟文藝復興與巴洛克式建築。圖為大名鼎鼎的狗不理包子店。圖/記者陳素貞攝

隨著梁啓超故居、原意租界領事館舊址、聖母教堂等地標串聯成遊覽路線,義式風情街成為天津文旅推廣的亮點景區,吸引眾多中外旅客前來「打卡」拍照,也成為年輕人追尋「舊天津記憶」的新場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