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go

立霧溪堰塞湖淹沒靳珩隧道西口 948人撤離  溪水漸漫流回主河道

太魯閣立霧溪堰塞湖淹沒燕子口部分步道,18日靳珩隧道西口幾乎淹沒,溪水沿隧道向東漫流,從隧道東口流回立霧溪河道。圖/取自太管處
太魯閣立霧溪堰塞湖淹沒燕子口部分步道,18日靳珩隧道西口幾乎淹沒,溪水沿隧道向東漫流,從隧道東口流回立霧溪河道。圖/取自太管處

太魯閣國家公園立霧溪上游近日因邊坡崩塌形成堰塞湖,水位持續上漲,今(18)日已淹沒燕子口部分步道,靳珩隧道西口幾乎遭湖水覆蓋,溪水沿隧道向東漫流再回流立霧溪主河道。內政部長劉世芳表示,當地948名居民已完成疏散撤離,目前無安全疑慮。

太魯閣國家公園管理處上午指出,燕子口步道因邊坡崩塌造成堰塞湖,湖水倒灌至台8線靳珩隧道西口,並由東口溢流。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今日會同施工廠商,自中橫公路進入現場,評估壩體降挖及導流減災作業的可行性。

現場由成功大學堰塞湖防災團隊及陽明交通大學團隊共同進行測量與監測。目前水勢及壩體結構尚無明顯變化,情況持續掌握中。

立霧溪堰塞湖水量約270萬公噸、土砂量約40萬立方公尺,與馬太鞍溪堰塞湖2億立方公尺土砂規模不同,處理方式也不一樣。圖/取自太管處

立霧溪堰塞湖水量約270萬公噸、土砂量約40萬立方公尺,與馬太鞍溪堰塞湖2億立方公尺土砂規模不同,處理方式也不一樣。圖/取自太管處

內政部長劉世芳下午在高雄出席「平復國家不法暨頒發名譽回復證書」聯合典禮前受訪表示,中央災害應變中心與花蓮縣政府昨天下午即啟動應變,秀林鄉公所已疏散撤離948名鄉親,所有災民所在地區目前安全,並持續監控。

針對外界關心壩體開挖引流作業,劉世芳說明,立霧溪堰塞湖水量約270萬公噸、土砂量約40萬立方公尺,與馬太鞍溪堰塞湖2億立方公尺土砂規模不同,因此處理方式也不一樣。

太管處強調,依據《災害防救法》規定,目前已禁止人員進入相關區域,呼籲民眾及遊客勿前往危險地段,以確保安全。專家團隊將持續監測壩體與水位變化,必要時啟動降挖與導流作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