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go

陸迎「大閘蟹自由」?今年降價1成  想要「俗擱大碗」 得再等等

預計10月底至11月初,大陸市場將進入價格實惠、品質穩定的黃金品蟹期。圖/取自且順心意影片
預計10月底至11月初,大陸市場將進入價格實惠、品質穩定的黃金品蟹期。圖/取自且順心意影片

秋風起,蟹腳癢。隨著大陸大閘蟹進入集中上市期,各大市場與電商平台掀起一波「降價潮」。業者指出,今年整體價格較去年平均下跌一成,不少消費者直呼「終於實現大閘蟹自由」。然而,在價格普遍走低的同時,市場上也出現「又貴又瘦」的抱怨聲浪,顯示今年蟹市呈現兩極化走勢。

中新經緯走訪北京多家生鮮超市與連鎖賣場發現,大部分規格的大閘蟹售價確實低於去年水準。在盒馬鮮生,2.8~3.2兩的陽澄湖母蟹售價為每隻59.9元(人民幣,下同),較去年的69.9元下降逾14%。其他產區如固城湖、太湖的大閘蟹售價亦普遍下調。

「今年店裡所售大閘蟹整體比去年便宜。」盒馬門店工作人員表示。盒馬蟹品類採購負責人進一步預測,受產量增加影響,今年價格平均將比去年便宜至少10%。

據大陸官方資料,今年夏季氣候穩定,未出現去年極端高溫現象,為大閘蟹生長創造良好條件。陽澄湖產區:預估產量達10,350噸,較去年增加450噸;固城湖產區:部分養殖戶預期產量比去年增兩成,且品質普遍更佳。

北京某連鎖超市已上市,正在售賣的大閘蟹。圖/取自中新經緯

北京某連鎖超市已上市,正在售賣的大閘蟹。圖/取自中新經緯

雖然整體市場價格走低,但精品規格的大閘蟹價格不降反升,成為消費者反映「又貴又瘦」的主因之一。

江蘇華海種業科技有限公司大閘蟹銷售負責人趙懷良指出,今年受氣候影響,大閘蟹普遍推遲約半個月成熟。高規格的精品蟹(尤其3.5兩以上的大母蟹)產量偏少,市場供不應求,導致價格上揚。「部分精品大蟹的價格相較去年每斤貴6~8元。」他表示。

此外,中秋節提前也推動市場提早搶市,一些養殖戶與商家為爭取節前利潤,選擇將未完全成熟的螃蟹提前捕撈上市。這類「搶閘蟹」蟹黃不飽滿、肉質鬆散,被稱為「水蟹」,品質未臻最佳。「9月底至10月上旬買蟹的消費者,很可能以高價買到這些半成品。」趙懷良提醒。

為應對市場品質參差問題,各大產區與大型零售渠道近年紛紛引入標準化機制與科技檢測,強化市場信任度。

陽澄湖產區:實施「熔斷機制」,根據養殖水面積核發防偽蟹扣,每畝不超過600隻,蟹扣用完即下架,防止超賣與以次充好;盒馬鮮生:與大學合作研發「電子驗蟹師」,透過設備測定肥滿度,未達標的螃蟹無法上架,用科技手段剔除「瘦蟹」。

多位業內人士指出,目前市場處於轉型期的陣痛階段。隨著10月下旬氣溫持續降低,大閘蟹將進入成熟高峰期,價格也將逐漸穩定回落。

「預計10月底至11月初,市場將進入價格實惠、品質穩定的黃金品蟹期。」趙懷良表示,建議消費者若非急於應景,不妨耐心等候一段時間,屆時能以更合理的價格享用肥美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