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諾貝爾獎》(Nobel Prize)將自周一(6日)起在8天內陸續公布,首先登場的是台灣時間周一下午5時30分的《2024年諾貝爾生理或醫學獎》(簡稱「生醫獎」,Nobel Prize in Physiology or Medicine)。
瑞典皇家科學院宣布,《2025年諾貝爾生理或醫學獎》由美國科學家布倫科(Mary E. Brunkow)、拉姆斯德爾(Fred Ramsdell),以及日本科學家坂口志文(Shimon Sakaguchi)3人共享,因為「他們發現了免疫系統是如何被控制的」,以表彰「在外周免疫耐受方面的發現」(for their discoveries concerning peripheral immune tolerance)。
BREAKING NEWS
— The Nobel Prize (@NobelPrize) October 6, 2025
The 2025 #NobelPrize in Physiology or Medicine has been awarded to Mary E. Brunkow, Fred Ramsdell and Shimon Sakaguchi “for their discoveries concerning peripheral immune tolerance.” pic.twitter.com/nhjxJSoZEr
諾貝爾皇家科學院指出,人類的免疫系統每天保護免受成千上萬種試圖入侵身體微生物的侵害。這些微生物的外觀各不相同,許多微生物與人類細胞相似,作為一種偽裝。那麼,免疫系統是如何決定攻擊什麼、防禦什麼的呢?人體強大的免疫系統必須受到調節,否則它可能會攻擊我們自身的器官。
布倫科、拉姆斯德爾和坂口志文3位科學家因在外周免疫耐受(peripheral immune tolerance)方面的突破性發現,而榮獲2025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外周免疫耐受是指在人體的免疫器官中,成熟的T細胞和B細胞在接觸到自身或外來抗原時,產生免疫無應答的狀態。
諾貝爾委員會主席坎佩(Olle Kämpe)表示:「他們的發現對於我們理解免疫系統如何運作,以及為什麼並非所有人都會患上嚴重的自身免疫性疾病,至關重要」,他們開創了周邊耐受領域,推動了癌症和自體免疫疾病治療的發展,這將帶來更多移植的成功率,其中一些療法目前正在進行臨床試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