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部今天(19日)召開電價費率審議會,決議自10月起調整民生電價,但維持產業電價凍漲。整體平均電價調幅為0.71%,台電估計每年可增加約60億元電費收入。
經濟部表示,本次調整以「兼顧台電財務、合理反映成本、減少民生負擔」為原則。由於產業電價已連續四度調漲,且目前已足額反映供電成本,因此決議維持凍漲,並持續對部分衰退產業採取減調或凍漲措施,以穩定產業發展。
至於民生用電,則依累進級距微調。具體方案為:住宅700度以下,每度調漲0.1元; 701至1,000度,每度調漲0.2元;1,001度以上,每度調漲0.4元。小商家部分,700度以下每度調漲0.1元,701度以上不調整,以降低物價波動影響。經濟部試算,一般四口之家若每月用電約700度,電費約增加70元;小型商店則每月最多增加70元。
經濟部強調,農漁業、各級學校(幼兒園至大學)、社福團體及使用維生輔具的身障家庭電價不調整,以落實照顧措施。
台電指出,2022至2024年間國際燃料價格大漲,公司為穩定物價與民生,吸收部分成本,並透過調整採購及開源節流壓低開支,但平均售電價格仍低於供電成本。今年1至7月,住宅平均電價僅2.77元/度,遠低於平均售電成本3.80元/度。截至7月底,台電累積虧損達4,179億元,財務壓力沉重。
經濟部表示,本次調整以「最小幅度」讓電價逐步合理化,兼顧台電永續經營與民眾負擔能力,避免對物價與家庭生活造成過大衝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