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go

【禪與科學】 進入甚深禪定 清除大腦負面意識的研究實證

圖/禪天下雜誌提供
圖/禪天下雜誌提供

文/黃金龍博士 iscim雲端計算中心執行長
圖片提供/禪天下雜誌

「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這段文字是佛教經典般若羅蜜多心經裡的第一段,同時也是最重要的一段文字。經文中提到的度一切苦厄可說是廣大群眾最深切的願望;然而,如何才能達到這個願望呢?必須要進入五蘊皆空的境界。那麼又要怎麼進入這種五蘊皆空的狀態呢?關鍵的方法便是行深般若波羅蜜多,也就是「進入甚深禪定」。

經由「甚深禪定」,可以幫助們進入五蘊皆空的境界。佛教中,五蘊是指色受想行識代表身體生理層次;受想行識代表心理精神層次。近年來科學昌明,各種醫學儀器推陳出新,我們是否可以把這個佛教修行的關鍵問題做一個清楚的釐清呢?

人的思想、情緒與大腦的運作息息相關,大腦神經在活動時會發出電磁波,用科學儀器偵測頭皮上的電位變化所形成的資料就是「腦波(brainwave。因此,簡單地說,腦波和大腦意識有某種程度上的對應關係,腦中思緒運作的快慢,影響腦波頻率的高低。

腦波從快到慢,可簡單分為betaβ)、alphaα)、thetaθ)及deltaδ)等4種波。人在張眼、閉眼、清醒或睡眠狀態下,腦電波的振動頻率會有明顯的不同,大約落在140Hz之間。

人類4種腦波

氣功分為共振態與入定態

台大校長李嗣涔教授在研究氣功科學化的過程中,利用大腦alpha波振幅的升高與降低,定義了「共振態」與「入定態」兩種不同的氣功態。李嗣涔從實驗數據中推論,一般中國傳統道家在開始練功時,是處在「共振態」,但練到高深境界以後,便可進入「入定態」。而佛教禪宗的「坐禪」,則從修練開始,就在練「入定態」。

2006年,亞洲大學張剛鳴教授發表於Biomed Eng Appl Basis Comm的文章示,禪定者在禪定期間,大腦alpha波明顯受到抑制,而呈現以thetadelta等慢波為主的現象。

交通大學羅佩禎教授於2003年發表在The American Journal of Chinese Medicine文章中的案例顯示,受測者在接受上師悟覺妙天禪師的加持後,大腦alpha波所的能量比例,可由50%降至10%;而delta可由20%提60%(見下圖)

 

筆者將文獻的研究結果比對心理學的定義,將禪定的過程大約畫分為3個階段:

1、閉上眼睛(抑制beta波,以alpha波為主)。

2、進入淺定(抑制alpha波,以theta波為主)。

3、進入深定(以delta波為主)。

 

3個階段可以初步解釋心經中所言,進入甚深禪定的心理與大腦運作狀態。然而,腦電波的變化只能描述大腦意識態的變化,並不能說明入定時進入空性的生理機制。是什麼生理變化讓入禪定者的腦中呈現寂靜無念的狀態呢?

腦脊液可清洗大腦代謝廢物

就在201911月,Nina Fultz等一群美國波士頓大學(Boston University的科學家,發表了他們利用功能性磁振造影技術(fMRI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拍攝腦脊液進出大腦的影片。

這篇刊登在頂尖雜誌Science的文章圖片(見下圖)中可看到,紅色的血液(血氧濃度相依對比Blood Oxygen-Level DependentBOLD會週期性地流出大腦;而每當血液大量流出時,藍色的腦脊液(cerebrospinal fluidCSF)就趁機進入大腦,填補血液流出的空間。腦脊液進入大腦後,可以清除腦中的代謝廢物,例如導致阿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俗稱老年癡呆症)的β澱粉樣蛋白(beta amyloid)等。

波士頓學者是在研究非快速動眼期睡眠行為(non–rapid eye movement sleep)時,發現這樣的清洗過程。這結果符合一般人的經驗,良好的睡眠讓人一覺醒來,擁有一個清爽的大腦;而沒睡好的,容易有昏的感覺,是因為腦脊液沒有充分清洗大腦所造成的。

delta波是啟動大腦清洗的關

研究人員進一步發現,腦波型態和腦脊液清洗過程關係密切。論文的通訊作者Laura Lewis教授認爲,睡眠過程中,大腦的神經元會接近同步活動,一起開啟,一起關閉。從腦電圖的數據顯示,當同步的神經節律出現後,才會發生血液和腦脊液的輪轉。

Laura Lewis教授解釋,當大量神經元一同停止激發時,腦波呈現以delta波為主的型態,腦部不需要太多血液輸送氧氣,因此才給了腦脊液湧入的機會。

清洗大腦3步驟


 

波士頓研究者的這個發現,對於如何修復大腦有很重要意義,同時也解答了心經談到五蘊皆空的生理機制。

大腦醒或思緒紛亂的時候,神經元無法同時關閉,因此無法讓大腦的血量下降到足夠低的水平。只有進入深度睡眠或禪定入定時,神經元集體關閉,使腦波進入delta波為主的型態,此時大腦不需要太多血液,腦脊液才能大量進入大腦,清除像β澱粉樣蛋白這樣的代謝副產物。

美國University of CaliforniaBryce A Mander教授亦發現,腦波中的慢波(theta波、delta波)減少時,也會導致衰老和局部腦萎縮,影響年齡相關的認知能力。

禪宗的禪定方法是釋迦牟尼佛經6年苦修體悟出來,並經由歷代禪宗祖師宗師代代相傳至今。有經驗的禪定者可以在短短數分鐘內入定,使腦波呈現delta為主的型態(見下圖)。經由禪定後,可使人有神清氣爽、精神百倍、心中一片寂靜的感受。

 

骨髓、腦液、血液開發人體潛能3大關鍵

悟覺妙天禪師在授印心禪法時曾提及,人類的潛能無窮,真正的潛能開發,經過禪的訓練;禪定可以讓細胞活絡、年輕、抗衰老、凍齡,甚至可以逆齡。

禪師在傳授「超生命科學禪」時特別提出,開發人體潛能的3大關鍵是骨髓、腦液和血液,教學過程中,禪師將三者一一解說,並教導實修方法。禪師所傳授的這些內容,都是修行過程中,自身實際禪定的經驗與體悟,筆者將之整理後,發現竟與Nina FultzBryce A Mander等近代學者的研究結果相互呼應,實不可思議。

心經文字言簡意賅,只有簡單的260個字,便把佛教的重點說一清二楚;難的是如何運用「甚深禪定」,讓自己進入五蘊皆空的境界。

妙天禪師在印心禪法時強調,禪定要能「入定」。然而現代人生活節奏快速,生活壓力大,如果能經由修鍊正確的禪定方法,進入禪定,除腦神經集體休息引導腦脊液清洗大腦恢復大腦機能、開發潛能外,更進一步進入五蘊皆空狀態,有機會見「空中妙有」的佛菩薩世界,那就真的不虛此生了。

黃金龍博士小檔案

學歷:
國立台灣大學工學博士
南京中醫藥大學醫學博士
美國自然醫學醫師
現任:
世界自然醫學大學整合醫學系教授
中華兩岸三和文教美容養生交流協會榮譽理事長
台灣長生學會理事長
DynaDx cooperation Senior Advisor
杏群診所康活麗苑自然醫學部主任
釋迦牟尼佛救世基金會淡水禪修會館負責人
修行資1996年修行印心法迄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