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即將於823舉行的核三重啟公投,第五輪意見說明會於昨(15日)舉行。正方代表為和碩聯合科技董事長童子賢,反方代表則為立法委員莊瑞雄,雙方就核電重啟的經濟成本、環境正義與社會公平等議題展開激烈辯論。童子賢強調核能的經濟效益與國際趨勢,而莊瑞雄則聚焦地方心聲,呼籲尊重屏東鄉親的權益。
批台電虧損因「政治正確」 童子賢籲重啟核能救經濟
童子賢開宗明義指出,台電的巨額虧損源於錯誤的能源政策,台電領導人若只顧及政治正確,不考慮發電成本與效率,將持續拖累台灣經濟與高科技產業競爭力。
童子賢引用台電的數據表示,核能發電每度成本為1.42元,台電向外購買的風力發電與太陽光電,每度成本分別高達6.59元與4.87元,顯示核電在成本上極具優勢;童子賢直言,核二、核三在停機前,一年可發電超過300億度,為台電省下1000億至1500億元,相當於四年可省下4000億至6000億元,這筆巨款幾乎與一年的國防預算相當,且足以彌補健保財政缺口,卻因錯誤的反核政策而白白浪費。
童子賢進一步指出,台電累積虧損已達4514億元,若加上過去由中油與政府代為承擔的虧損,實際總虧損恐已超過8000億元。
童子賢指出,虧損是因為「政治任務優先,缺乏企業效率」,台電將虧損歸咎於俄烏戰爭的說法並非全部事實,只是部分事實,過度依賴天然氣發電本身就存在高成本風險,而台灣目前天然氣發電佔比已達42%,未來甚至要拉高到50%,這種「冒進」決策無疑是為了反核。
對於核廢料問題,童子賢強調,核能是對廢棄物「最負責任」的發電方式,因為核廢料被集中管理,不會對正常生活的人造成傷害。而火力發電將廢棄物直接排放至大氣層,將「大氣層當作垃圾場」,空污才是導致台灣肺癌與呼吸道疾病高居不下的主因,每年造成超過萬人死亡。
最後,童子賢呼籲,台灣應順應國際潮流,歐盟27國有23.6% 的核能發電佔比,加上綠能後,不排碳發電比例高達71%,遠高於台灣僅12.8% 的清潔能源;他表示,日本在福島核災後也重啟核電,顯示「非核家園」已是落後於國際潮流的過時思維,呼籲民眾支持核能重啟。
全球無核電廠重啟 莊瑞雄:應重視在地鄉親
莊瑞雄則反駁童子賢的論點,強調核三廠營運已達40年,本應屆齡除役,政府並非「草率關掉」;莊瑞雄指出,全世界只有核電廠「延役」,沒有「重啟」的先例,若核三重啟,是否將「打開潘朵拉的盒子」,讓核一、核二甚至核四都跟著重啟。
莊瑞雄表示,應該將心比心,屏東鄉親已為台灣經濟貢獻40年,現在應讓他們卸下重擔。台北市長蔣萬安稱他支持核三延役,但卻不願面對核一、核二就在自己家門口的事實,這對屏東人並不公平。
莊瑞雄表示,經濟發展固然重要,但對於許多人來說,追求的只是平安長大、安居樂業的人生,而不是「為了救地球而傷害我的故鄉」。核電重啟不僅是技術與經濟問題,更攸關地方正義與世代公平。他呼籲社會大眾應更關注屏東鄉親的感受,而非單純以經濟效益衡量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