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go

搜尋標籤台電

已找到 6 則相關結果

【合勤講壇4】魏國彥:英國核電百年規畫 除役1座蓋1座

黃丙喜表示,最近經濟部公布未來10年用電量,AI用電量是一般的10倍。我們若要發展AI為下一個「護國神山」,缺電問題怎麼解決?台灣今年上半年就有64天尖峰備轉容量率低於10%,太陽一下山就沒有光電,又該怎麼辦? 葉宗洸表示,再生能源到去年只占發電的9.5%,原本規劃明年要到20%,後來又下修到15.2%,但可能連15.2%也做不到。 葉宗洸抓7月8日、9日台電官網的資料,發現驚人事實:太陽一下山、光電歸零,夏天也沒有太多風,到晚上台灣居然有逾9成電力靠火電。7月27日核三廠1號機停止運轉,夜間供電占比火電超過92%。預料未來幾年都將是「火電家園」。 天然氣陷入「有機組沒接收站」窘境 最近《遠見》雜誌有民調問核電除役之後,擔不擔心缺電?結果9成民眾都擔心。葉宗洸說,經濟部之前規劃2024到2033年新增燃氣機組,必須搭配天然氣接收站,但台灣現有的第一和第二接收站,營運量都超過100%,來到120%,一定要有新的接收站。不過預計明年中蓋好的桃園三接可能會推遲,因為要接大潭;如果三接沒蓋好,就是要挪東牆補西牆,換言之,至少到明年中天然氣供給還是不足。 基隆四接最近是熱門議題,專門提供天然氣給新的協和電廠2部燃氣機組,現在環評一直沒有過。可以預期,就算有機組,但是接收站沒蓋好,電一樣發不出來。 這些都只是冰山一角。還有台中的五接、雲林由台塑負責的六接,台塑的3部燃煤機組,麥寮1號機已經延役到明年底,麥寮2號機原本今年9月要除役。葉宗洸說,大家等著看2號機是否如期除役,「台塑就是看準了台電缺電,所以根本不急著改成燃氣機組。」 七接是為了高雄興達4部燃煤機組,現在也是要停運改成大裝置的燃氣機組,現在完全看不到進度。 所以說,政府能源政策太躁進,根本沒有準備好,苦果全民承擔。 魏國彥表示,未來是高燃煤的發電組合,會有排碳問題、空汙問題。國人肺腺癌死亡率也是逐漸增加,現在有一些所謂環保或工業方法說是可以去除系懸浮微粒,其實就是把顆粒打碎,把PM2.5變成PM0.1,這樣環保法規就測不到PM2.5。但是PM0.1更可怕,從毛細孔都可以進去。 台灣核電設備、人才、法規良好 黃丙喜提到,很多民眾會擔心核廢,李敏和葉宗洸特地花時間講核廢處置。 李敏說,為何會有人擔心核電輻射風險的「偶然」,而不擔心空汙風險的「必然」?台灣的核電機組安全紀錄在全世界是非常好的,我們有很好的設備、技術人員和法規,台灣是地震帶,所以在蓋核電廠選址時已經盡量去找適當的地點,防震設計系數也比其他國家高。 「現在很多人說韓國也要蓋核電,說到這個我就難過,當初是韓國來台灣學核能,台灣的精密工業是世界出名的!結果現在政府把這些人才的手腳捆起來。」李敏說。 核廢處置早有成熟流程 葉宗洸表示,台灣早就訂出一套非常完整的核廢處置標準作業流程:用過的核燃料從爐心退出之後,第一階段會先在燃料池冷卻5到8年;等到輻射餘熱較少之後,第二階段會移到室外乾貯,一般執照核給是40年,國外也是一樣作法;第三階段是最終處置,台灣已經立法規範2055年要把最終處置場要蓋好,而且要營運。所以核廢料都是可以處理的。 全世界有先例嗎?葉宗洸說,當然有,芬蘭就已經做好最終處置場,高階、低階核廢都已經送去最終處置場,在地底下封存;瑞典也打算跟芬蘭一樣的做法。 有人會問,為何其他國家不跟著做?葉宗洸說,因為其他國家不急,乾貯階段時間很長,可以發展出更新更好的技術,現在正在研發降低輻射劑量甚至轉化為不具放射性的核種,甚至第四代核反應器已經直接把用過的核廢拿來做為燃料。這些都是解方。另外也可以境外處置,就是不放在台灣,這需要國際共識,但也是一種做法。 李敏批評,台灣反核就是為了意識形態,部分人士不去擔心現在正在發生的空汙,而去擔心數百年甚至千年、萬年之後的核廢輻射;全世界除了台灣,沒有任何一個國家說因為無法處理核廢,就不使用核能,而且全世界都用同樣的方式處理核廢。這就是民進黨政府搞民粹,拿一些不存在的風險做藉口。 台灣不能再延續蔡政府能源政策 提到他山之石,魏國彥以英國為例,英國有一個氣候變遷委員會(Climate Change Committee,簡稱CCC),每次編5年預算,不受政黨輪替影響。他問負責人最大預算花在哪?結果居然9成以上在做現有核電廠的除役,而且每除役1個就要新蓋1個。換言之這個委員會最重要任務,就是做英倫三島的核能建設,這是一個百年規劃。 這讓魏國彥非常驚訝,一來是英國有這樣的民主,二來是他們國人是這樣支持。所以未來不管是歐盟或是英國,對於溫室氣體排放沒有問題,他們核能準備好了。 葉宗洸認為,台灣需要第二階段能源轉型,不能讓現在政府繼續遵循蔡英文政府時代提出的能源政策,要面對現實解決問題。亞洲主要競爭對手的核電比例,日本2030年要提高到32%、韓國33%,台灣的碳足跡都輸他們,未來競爭力在哪?和碩董事長童子賢建議核電占比要到30%,我們現在是到不了,但至少應該趕快把手邊有的核電廠恢復起來。

【合勤講壇3】政府不用便宜的核電 難怪台電一年虧2千多億

黃丙喜表示,台灣能源配比是燃氣5成、燃煤3成、再生能源2成,但這會導致碳排增加,付更多碳費;另外發電成本也會增加,台灣變成兩邊買單。我們要步入這種困境嗎? 台電前年虧損2千多億 葉宗洸指出,2021至2023年台電每度售電成本和平均電價,2021年有盈餘,每度賺0.1239元,但2022、2023年就開始大幅虧損,2022年特別嚴重,每度虧損1.1837元。這非常奇怪。研究之後發現,2021年不是真實的盈餘。台電有一個「電價平穩基金」,有盈餘時存下來,當發電成本變高時,電價平穩基金就要進來。所以2021年電價平穩基金補貼200多億元之後,才轉虧為盈。 2022年俄烏戰爭爆發,台電每度電虧損每度1.1837元。照講企業產生虧損,就應該解決問題,至少要減少虧損。但是當時台電沒有做任何的事情,也沒調漲民間電價,所以該年台電總虧損2272億元,政府不得不補貼,以免台電倒閉。換作一般企業1年虧2千多億,簡直難以想像。 2023年俄烏還在打,化石燃料成本仍未降價,但台電虧損變少,每度電「只」虧了0.8815元。台電做了甚麼對的事情嗎?葉宗洸說,沒有,只是因為那一年經濟不景氣,電賣得少,所以才虧損得少。 行政院2年都補貼,台電還發行公司債,但還是虧。新的經濟部長郭智輝一上台就講狠話,叫台電「自負盈虧」,那台電最簡單作法就是漲電價。 葉宗洸表示,對台電來說,最合理的方式就是用發電成本最低的方式,也就是核電,核能1度電成本只有1.13元,這是今年6月資料;其他發電方式都是3、4元。但政府不准台電用核能,又叫台電「自負盈虧」,又不准台電漲價3成、4成,這根本是矛盾的作法。 日本福島核災源自設計疏失 李敏說,核電重新被全球所接受、青睞,說起來還是因為俄烏戰爭之後油價高漲,讓全球發現穩定能源的重要性。現在全世界都非常積極發展核電,美國、法國、中國大陸、韓國都在蓋核電廠,英國還把博士生送到新竹清華大學來上課。 李敏表示,一提到核電,反核人士就會舉出核安問題來反駁,最近的例子就是日本福島核災。確實,核電廠設在海邊時,安全設計時就應該要有防海嘯裝置,但很令人驚訝的是,日本福島核電廠沒有這個設計。「大家會覺得很驚訝,印象中日本人做事仔細,怎麼會有這種疏失?但確實就是沒有。」李敏說,最明顯的比較是,在311大地震中,與福島核電廠處於類似天然災害環境的女川電廠,幾個機組除了一個地面稍有浸水外均安然無恙。換句話說,福島核災是安全管理的疏失,不是核電本身危險。

全台停課 意外造成電力供應挑戰

【愛傳媒特約記者吳思賢報導】教育部宣布全台大停課,但是停課不停學,也就是學生不必到校,但是要在家裡網路上課。為了防疫,這是必要的舉措,但是卻意外造成電力供應的大挑戰。 目前電力供應已經吃緊,先前已有兩次全台大停電,台電公司也表示缺電。現在全台停課,許多學生在家裡上課,由於今日高溫超過攝氏30度,不少學生在這種天氣都希望在家上課也要開冷氣,頓時增加許多電力需求。 目前全台疫情以雙北最嚴重,新北市又以板橋區最嚴重。一名新北市板橋區的家長表示,本來他家在週間的白天幾乎都不開冷氣,現在兩個小孩都是在家網路上課,各自房間關門上課,而且都開冷氣。這名家長認為,停課兩個禮拜下來,電費增加一定非常可觀,一個家庭都如此,現在全台停課,如果有超過一半的家庭因為學生在家網路上課,在白天都增加電力需求,看起來全台的電力負擔又要大大增加。 電力需求進入白天立即攀升(照片為台電官網截圖)依照目前的供電情況與天氣來看,電力不足恐怕會是一大挑戰,前台電發電廠廠長王伯輝就擔憂指出,513大停電可能只是開始,以後挑戰更多。 防疫期間,許多人都宅在家,意外增加電力需求,萬一在這種情況之下又發生停電或限電,恐怕會引起不少民眾抱怨。

聲討祖先被奪日月潭土地 端看政府是否落實轉型正義

【愛傳媒特約記者張棋龍深度報導】為了爭取80年前父祖被日本總督府強徵的土地權益,「南投縣日月潭無償徵用民地轉型正義學會」日前奉請祖先牌位從四海返鄉舉辦祭拜儀式,並且以遊行遶境方式,要求政府補償。 日月潭水力發電工程,據《臺灣省文獻委員會採集組》等蒐集的史料載,是日治時期年代台灣最大的水力發電計畫,該計畫自1919年、大正八年動工,中間因經費問題數次停工、復工,於1934年、昭和九年完工,工程係以濁水溪為水源,以天然湖泊日月潭加高堰堤成為貯水湖,將湖水引至日月潭西側的門牌潭後,利用落差320公尺之水力來推動發電機,而產生10萬千瓦的電量。 1918年、大正七年,台灣總督府民政部土木局提出「日月潭水力電氣工事大要」。隔年7月,台灣總督府合併各公民營發電所,採官民共營,成立台灣電力株式會社。 為了進行日月潭水力發電計畫,先設北山坑發電所,利用埔里盆地西緣觀音山下南港溪溪水,興建攔水堤堰與壓力鋼管,利用50公尺的落差,讓溪水帶動水輪機發電,稱為「北山坑水力發電所」,發電量為1,800千瓦,以提供日月潭水力發電工程所需之電力。此外並鋪設二水至外車埕(今車埕車站)及電廠所在地門牌潭間長29.7公里的鐵道,以便運送興建工程所需的物質材料,於1922年完工,此便是日後的集集線鐵路。 未久爆發第一次世界大戰,世界經濟蕭條,1922年8月台灣電力株式會社發表了工程延後聲明,日月潭水力電氣工事停工。接著在1923年發生關東大地震,引起經濟恐慌,資金調度無望,日月潭水力電氣工事無法復工,1923年12月1日工程中止。日月潭工程停工後,將工程用鐵路集集線賣予台灣總督府,作為一般交通使用。 1929年3月27日,日本議會通過日月潭工程再興案。1930年9月,台灣電力株式會社提出修正計畫,從濁水溪上游興建混凝土堰堤武界壩以及引水口,利用長約15公里的武界引水隧道引取武界地區濁水溪的溪水,引導溪水進入日月潭。自濁水溪引水進入日月潭後,並在日月潭的水社及頭社兩地方興建土堰堤,造成水位提高21公尺,湖面擴張,日月潭水量大增。1934年6月30日全部工程竣工,總共歷經15年的時間。 學會成員父祖被徵用的土地座落位置,就是在日治時期的水社庄。這時總督府已頌佈《台灣土地收用規則》、《官有土地取扱手續》等行政命令,依該等行政命令,政府或事業徵用土地的方法為《賣買》或《寄附》,被徵用土地業主若不同意,在高壓統治下,由警察(大人)執行,人民無反抗餘地。而且依《台灣土地收用規則》,人民不同意《寄附》,庄長可代為履行義務。 台灣電力株式會社是由官民共同出資,官股占40%。而日月潭水力發電工程因經費拮據,包括用於貯水的湖底地,有120公頃是業主被強迫「寄附」。總督府就以徵得土地,作價充當官股。日人離台後,由台灣電力公司繼受。 「南投縣日月潭無償徵用民地轉型正義學會」會員之父祖均為被無償強制徵用土地業主之子或孫,該土地雖沈於日月潭底,但學會從地政單位調出日據時期土地登記,證明日人當被確係以《寄附》為名強制無償徵用土地,共計有120公頃。該學會並從國史館查出日本總督府徵用日月潭土地的相關史料,證明所謂的《寄附》是被「強制」。 依《促進轉型正義條例》第3條規定,威權統治時期是指自中華民國(以下同)34年8月15日起至81年11月6日止之時期。惟自34年8月15日至同年10月25日,臺灣於此期間仍屬日治期間,是促進轉型正義條例適用範圍跨越日治時期。中華民國政府在34年10月25日接收臺灣後,35年12月25日中華民國憲法施行,臺灣省政府於36年12月18日發布「臺灣省土地權利清理辦法」,作為清理地權管理公產之依據。該辦法第13條第1項規定:「前臺灣總督府強制徵收未給價之土地,確有已登記之產權憑證,及其他當時之證明文件者,得附其四鄰之保證書,呈由縣市政府核實後,呈准省政府發還之。」即我政府在行憲後,對於日治時期已登記被強制徵收未給價之土地,依該辦法發還地主。但該辦法第11條卻規定:「在前臺灣總督府時代,人民捐獻贈與或『寄附』之土地,不得請求發還。」就被無償強制徵用土地之發還,為德不卒。惟在威權統治時期,土地原所有人無資以救濟之方法。嗣臺灣省政府報請行政院於68年8月20日廢止該辦法,行政院並指示地政及公產管理等有關機關仍應再予檢討。內政部雖曾作成處理原則,所作函示卻屬不能適用於涉及公共利益重大事項者的給付行政,日月潭用地因涉及公共利益重大事項,仍被排除在外。但卻也因而適用於促進轉型正義條例「威權時期」含蓋範圍。 由以上歷程,可知威權時期,政府尚能就大部分日治時期被官方強制無償徵用之土地予以發還,就日月潭部分,因內政部作成的函示又屬給付行政,無法適用。在倡議轉型正義的今日政府,實仍應予補救。原土地業主的後人數度行文促轉會等機關,要的並非發還土地,而是補償。期間蔡英文總統曾依陳情轉交行政院轉函台灣電力公司處理,台電公司函復謂「日治時期建設日月潭水庫收購水社土地151甲,用地補償及居民移居補償等共403,740圓【當時興建武界壩之工程金額為68萬圓】,目前並無新事證可憑再行補償。」但經查埔里地政事務所保管之日治時期興建日月潭水力發電工程臺灣電力株式會社依「賣買」為原因取得用地共115宗面積計24.9628甲,與台電公司所述完全不同。當初被強徵的土地,現在仍有書「日月潭蓄水範圍」及「台電」之標碑,為台電私法人所有土地,並非國有。上述學會並調出土地登記勝本等「新事證」,為台電公司不能否認之事實。 顧名思義,原土地業主子孫既以《南投縣日月潭無償徵用民地轉型正義學會》為名,成立社團法人,會長為退休校長,會員中多屬社中堅分子,其中還有現任埔里鎮長廖志城、退休法官黃松竹,並找來文史專業人士辦理史料蒐研、翻譯,就是準備與政府長期力爭。行政院近期既能把日治時期被總督府以一紙命令充公的原住民墾地發還,促轉會既能從一堆「埋骨」中找出司法「冤案」,實不應對在歷歷在目、涉及人民財產權益的史實反而忽視。 在法律上,政府或台電公司也許會有「時效」之主張或考量,但民法第128條規定:「消滅時效,自請求權可行使時起算。」惟日月潭被強制無償徵用之土地,從未發生返還土地或補償之請求權可行使的法規,因而也無「時效」問題,要不要補償,端看政府的「轉型正義」是否落實罷了。

發現日本總督府徽章?分辨真假有訣竅

【愛傳媒特約記者吳思賢報導】愛傳媒日前報導,新北市新店區、興建於日治時期的粗坑發電廠,在巴洛克風格的建築物上,還保存有日本總督府的徽章「台字章」(也稱為台字紋或台字徽),新聞引起許多關注。 目前全台灣還留有總督府徽章的建築物已經非常稀少,其中最經典的首推原本的總督官邸,如今是外交部管理的「台北賓館」。 台灣藝術大學廣播電視學系教授賴祥蔚分享他走訪台北賓館的照片,並且特別指出:台北賓館保存非常良好,值得參觀,山牆上面的總督府徽章也還在。台北賓館每月最少有一天開放,不必預約。只是今年最後一次開放是12月4日,已經結束,想要參觀的民眾只好等待明年了。 前身為總督官邸的台北賓館興建於日治時期,原本名稱為「台灣總督官邸」,1899年、明治32年開始策劃建設,當時的兒玉總督認為要顯示威嚴,因此要求蓋成氣派、華麗的新文藝復興建築風格。在1901年、明治34年落成,而且因花費過大,引起日本政壇的批判。1913年、大正2年改建,建築風格從新文藝復興變成新巴洛克。 從第四任總督兒玉源太郎規劃並入住開始,一直到最後一位總督安藤利吉,有16位總督居住於此。當時的總督官邸不只是總督住所,也是接待與宴請貴賓的地方。 總督府徽章「台字章」是日本總督府在統治之初所設計,當時總督府官員服飾上都可看到這個徽章,由總督府推動完成的建築物上面也可以看到總督府徽章。 有民眾指出,台北市有一棟建築物也還保有總統府徽章,這就是位於太原路、五原路交會口的「建成變電所」。這棟建築物興建於日治時期的1938年、昭和13年,原本名為「大稻埕變電所」。在變電所的上方,確實也有一個徽章,看起來跟總統府徽章幾乎一樣。不過台電自己都曾經介紹過,這不是總統府徽章,而是台電徽章。兩者看起來很像,主要差別從一個地方可以清楚看出。 原來1919年、大正8年,台灣總督府設立「台灣電力株式會社」(即台灣電力公司前身),台電在總督府徽章「台字章」周圍加上電紋成為台電徽章。正因如此,總督府徽章跟當年的台電徽章看起來幾乎一樣,差別就在於台字周圍有沒有電紋。 建成發電所興建於台電成立之後,所以上面的徽章是台電徽章。至於先前提及的粗坑發電所,興建於台電成立之前,所以上面的徽章是總督府徽章。 本報導部分內容出處為賴祥蔚教授之初稿,謝謝授權使用。

張棋龍:支持盧市長強力對抗空污魔神

台電中火2號機重啓後,台中市府裁罰200萬元,中火不甩,市府稱將再罰2,並將涉嫌違反空氣污染防治條例的嫌犯函送地檢署。市府雖展現魄力,但可預料的,要改善中部的空污,力道仍是不夠。 生命權及健康權為憲法所保障,在空氣中放毒,並非一般法律問題,而是憲政層次的人權問題,甚至是反人類的行為。中火恃其靠山,不把人民生命健康放在眼裡,還在與台中市府玩法律,行政院配合之,竟然職在保獲人民健康的環保署也為台電護短。 民進黨贏了2020年選舉,以為已獲民心,可以為所欲為。但人民仍記得「以核養綠」公投通過卻慘遭民進黨廢掉的往事,人民也可把這個黨「打回2018」。 盧市長現今形勢就像隻身對抗群魔,很辛苦,但不會孤單。台中及南投、彰化縣市民,為維護自己和家人健康,會支持盧市長的強力抗魔行動。 把因空污罹病的真實數據公佈,邀專家辦大型演講,警示市縣民,並向中央示威真正的民意。罰款固要連續、加重,官司照打。必要時,率人民圍堵、斷路都是可考慮的方法,讓市民感動不除污染源不罷休的決心。 作者為資深媒體人 ●專欄文章,不代表i-Media愛傳媒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