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金公司最近的報告指出,7月4日通過的「大而美」法案中「關稅+減稅」的組合將在未來10年,讓美國財政淨赤字增加約1.3兆美元,但鑒於當前失業率低、通膨溫和、私人部門資產負債表健康,美國政府債務尚無迫切風險。
中金公司7日公布的研究報告指出,「大而美」法案將在未來推升美國財政赤字,但部分赤字可通過關稅收入對沖,根據測算,法案對2026年美國實際GDP的拉動在0.5個百分點以內,對通膨的推升作用不超過0.15個百分點;未來10年,關稅+減稅的組合將增加淨赤字約1.3兆美元,赤字率將維持在6%左右。
中金公司指出,鑒於當前失業率低、通膨溫和、私人部門資產負債表健康,美國政府債務尚無迫切風險;中期來看,財政的約束將更多取決於通膨過高與財政效率下降,但目前這兩種情形尚未出現;在通膨可控的前提下,美國財政的空間可能比過去40年來主流經濟學所想的要更大。
中期來看,中金公司認為,美國財政擴張的約束主要來自通膨壓力及財政效率下降,但截至目前,這兩種情況尚未顯現;此外,新冠疫情後的經驗表明,控制通膨其實並非難以實現,即便聯準會在2022年升息有所滯後,最終仍成功將通膨壓制下來。
中金公司因此推論,在財政相對寬鬆的環境下,美國貨幣政策可能在較長時間處於相對偏緊的狀態;聯準會對美國經濟的影響力將從主角轉為配角,貨幣政策關注點將從「抗通縮」轉向「防通膨」。
雖然中金公司認為,即使「大而美」法案增加美國財政赤字,但美國公債的風險可控,但自4月份美國發動對陸關稅戰以來,大陸已大幅減持美債作為因應;根據美國財政部6月份公布的數據顯示,4月外國投資者持有的美國國債,由3月的歷史最高點9.049兆美元,跌至9.013兆美元,是5個月來首次下降,但按年比較,卻增長12%;持有美債排第三的中國大陸連續兩個月減持,減至7572億美元,創下2009年2月以來最低水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