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go

搭上AI大勢!武漢大學宣布成立機器人學院 聘業界頂級人才任師資

在機器人領域有豐富建樹的大陸武漢大學今天(2日)宣布將成立機器人學院培養頂尖產業人才。
在機器人領域有豐富建樹的大陸武漢大學今天(2日)宣布將成立機器人學院培養頂尖產業人才。

大陸強勢推進機器人產業發展,當局將機器人技術視為「中國製造2025」計劃的重要項目,近期更舉辦世界AI人形機器人運動測試賽(3對3足球賽),受全球矚目。武漢大學今天(2日)也宣布,將成立機器人學院,並從頂尖科技企業小米、宇樹、樂聚、優必選等地聘請10名相關產業的教授。

武漢大學2024年3月才宣布與小米合作成立機器人系,並設立機器人技術碩士,啟動以機器人為主的人才培養工作,專業領域包括理論研究、技術探索、應用創新等,全力栽培新時代領域的尖端人才,機器人學院的設立顯示出大陸對機器人領域教育與科學研究的重視。

綜合陸媒報導,武漢大學機器人學院執行院長、教授肖曉暉在會上介紹,新成立的機器人學院今年將招收90名大學部新生,會藉由武大多學科交叉優勢,融合控制、機械、測繪遙感、電信、人工智慧等學科力量,為機器人領域新興交叉學科的探索、培育,提供強而有力的支持。

該校在機器人領域成果頗豐,學生曾在2023年中國機器人及人工智慧大賽斬獲2項國家一等獎;2024中國機器人暨RoboCup世界盃中國賽中也斬獲3項一等獎,在大陸各大學中不容忽視。據學校規劃,新學院將重點放在機器人平台設計、機器人規劃控制、機器人感知互動、機器人智能決策四大基礎研究方向;並聚焦「機器人+工程應用」、「機器人+空天地海資訊」、「機器人+智能醫療」、「機器人+數字(數位)人文」四大特色發展方向。

據陽光高考平台資訊,大陸包括武漢大學、華中科技大學在內,共有20多所大學開設機器人工程專業,大陸在該專業招生規模也逐年擴大,據百度公開資訊,武漢大學成立機器人學院後,大陸目前共有9所該產業學院。

被視為「機器人大腦」的AI領域也同樣受到重視,北京近日公布「中小學人工智能(AI)教育地方課程綱要(試行)(2025年版)」,今年9月開始,全北京市中小學校都將展開人工智慧通識教育,每學年不少於8節課。

根據北京市政府官網資訊,相關課程目標為全面提升學生人工智能素養,課程包括人工智能意識與思維能力、人工智能應用與創新能力、人工智能倫理與社會責任3個方面,幫助學生從「基本了解人工智能」,到「合理使用人工智能」,再到「創新應用人工智能」,在人工智能項目實踐中,鍛鍊創新思維和問題解決能力。

以學習歷程來說,小學階段,課程規劃透過「體驗式課程」,初步理解人工智能的基本概念與特點;國中階段則是「認知類課程」,學生須使用「生成式工具」完成內容創作,至於高中階段是「綜合性和實踐性課程」,不僅要求熟悉數據處理與標註、機器學習算法原理及深度學習入門知識,具備一定開發人工智能系統的實踐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