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go

隨便睡、全年生 斑鳩在城市擁有最強的繁衍優勢

斑鳩在各大城市中愈見常見,尤其以珠頸斑鳩最為普遍。圖/取自gentspy微博
斑鳩在各大城市中愈見常見,尤其以珠頸斑鳩最為普遍。圖/取自gentspy微博

近年來,斑鳩在各大城市中愈見常見,尤其以珠頸斑鳩(Streptopelia chinensis)最為普遍。在大陸浙江北部一帶,這種鳥幾乎成了街道、公園與舊社區周圍的「常駐居民」,標誌性的「咕咕聲」更成為城市傍晚最熟悉的自然聲響。

根據科普自媒體「怪羅科普」2025年6月28日發布的觀察文章指出,珠頸斑鳩之所以能在都市生態中快速擴張,主要仰賴牠們驚人的適應力與高繁殖效率。

與大多數鳥類需依賴昆蟲等高蛋白食物才能育雛不同,珠頸斑鳩屬於鸠鸽科,其親鳥擁有嗉囊腺,能分泌富含蛋白質的「鴿乳」哺育雛鳥。這種方式使牠們不需依賴特定食物來源,即使在昆蟲不活躍的冬季,也能持續繁殖。此外,珠頸斑鳩為一夫一妻制,雌雄鳥共同孵蛋、共同餵食,一對成鳥全年可繁殖多胎,形成高效率的生育迴圈。

在築巢行為上,珠頸斑鳩顯得格外隨性。牠們對巢穴位置與材料毫不講究,甚至常在曬衣繩上的褲子、冷氣機頂部、電線桿、陽台角落築巢。巢形簡陋,有時僅由幾根枯枝草莖隨意拼搭而成。這種低標準築巢策略意味著牠們能快速投入下一輪繁殖。即使部分雛鳥可能因巢穴不牢靠而面臨風險,但以整體數量而言,頻繁繁殖所帶來的存活個體仍具備顯著優勢。

珠頸斑鳩對巢穴位置與材料毫不講究,甚至常陽台角落築巢。圖/取自孔易師微博

珠頸斑鳩對巢穴位置與材料毫不講究,甚至常陽台角落築巢。圖/取自孔易師微博

過去,斑鳩因易於捕捉而成為餐桌上的「野味」。但隨著都市生活水準提升、動物保育觀念普及,加上城市中天敵數量有限,例如猛禽類與貓的密度雖高但活動空間受限,使斑鳩得以在都市中穩定繁衍。

斑鳩並非「聰明鳥」,面對威脅時往往選擇棄巢逃離,缺乏如喜鵲、烏鴉等鳥類的反擊本能,但其「以量取勝」的生存策略,讓牠們在城市生態中成為相當成功的定居者。隨著都市綠化持續推動,這些「雜食、好生、不挑巢」的鳥類,或許將成為人類社會中最貼近的野生鄰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