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go

流失79年「長沙子彈庫楚帛書」第二、三卷 美返還大陸

楚帛書,又名長沙子彈庫楚帛書,是長沙市東郊杜家坡子彈庫附近的一座古墓中出土的帛書,約相當於戰國時代楚國。圖/取自央視
楚帛書,又名長沙子彈庫楚帛書,是長沙市東郊杜家坡子彈庫附近的一座古墓中出土的帛書,約相當於戰國時代楚國。圖/取自央視

據新華社報導,美國史密森學會國立亞洲藝術博物館(National Museum of Asian Art)16日正式向大陸國家文物局返還戰國時期楚帛書(又名長沙子彈庫楚帛書)《五行令》《攻守占》。交接儀式當天上午在中國駐美國大使館舉行。兩卷帛書1942年在湖南長沙子彈庫楚墓被盜掘出土,1946年非法流失至美國,為迄今發現時代最早的帛書。

「長沙子彈庫楚帛書」是目前所知中國最早的帛書文獻,亦是唯一一件確切可考的戰國帛書。全書共三卷,字數逾900字,分別為:第一卷《四時令》:記載春、夏、秋、冬四季的時令與行事宜忌;第二卷《五行令》:記述十二月的宜忌與五行方術;第三卷《攻守占》:涉及古代攻城與守城時的占卜規則與策略宜忌。

美方返還的第二、三卷,內容完整,字跡清晰,不僅填補中國早期文獻史空白,對於中國古文字學、思想史、學術史、古代軍事占卜與歷法制度研究具有不可替代的價值。

據央視新聞報導,1942年,「長沙子彈庫楚帛書」於湖南長沙子彈庫一座楚墓中被盜掘出土,因發現地點而得名。出土後幾經輾轉,1946年非法流入美國民間收藏體系。其後分散收藏,部分進入美國國立亞洲藝術博物館。大陸國家文物局自2000年代起啟動追索行動,經多年不懈外交協商與專業文物鑑定,最終於2025年5月16日促成二、三卷正式返還。

據大陸國家文物局最新聲明,目前「長沙子彈庫楚帛書」第一卷《四時令》尚未回歸,相關追索行動仍在積極推進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