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標籤博物館
已找到 6 則相關結果
今年大陸國慶日為10月1日至7日放假調休,共7天。隨著十一黃金周進入倒計時,相關旅遊產品預訂全面啟動「慶祝行情」。大陸多地著名博物館已約滿,九寨溝等熱門景點門票售罄。想旅遊盡興,就別往人堆裡鑽。 據澎湃新聞報導,九寨溝風景10月2、3、4日門票預訂4.1萬張,已達到最大承載量。此外10月1日和10月5日的遊客預訂人數已超20000人次。澎湃新聞搜索多個熱門博物館的購票預約頁面發現,北京故宮、南京、湖南博物院10月1日至6日已約滿,三星堆博物館10月1日至6日的白天票也都已約滿。 美團、大眾點評資料顯示,熱門目的地前5名分別是北京、西安、成都、南京、重慶。美團機票資料顯示,呼倫貝爾、贛州、蕪湖、拉薩、日照等,為十一期間美團機票預訂的TOP5寶藏城市,深度遊成為旅遊新趨勢。微博網友感嘆:「這十一假期還沒正式開啓,人潮就這等繁華擁擠了!還敢出門」? 電視劇《我的阿勒泰》和遊戲《黑神話:悟空》吸引力依舊,在馬蜂窩平台上,新疆相關訂單量成為今年榜首。打卡《我的阿勒泰》同款的北疆大環線訂製遊十分火熱。而《黑神話:悟空》帶火的山西古建築巡禮是年輕旅行者的心頭好,山西攻略、山西美食成為熱議話題。 小豬民宿報告,十一期間,山西搜索熱度比去年同期增長237%。除隰縣小西天、朔州崇福寺、忻州佛光寺等外,太原、大同、晉中平遙、朔州等地十一期間民宿預訂量與去年同期增加逾兩成。
大陸「博物館熱」持續升溫,多地博物館「一票難求」。今年的暑假裡,最熱鬧的不是商場,反而是博物館,有網友開玩笑說:「不在博物館,就在去博物館的路上」。越來越多的人把博物館當做必去的「打卡點」。 據中新網報導,在貴州省博物館入口處,進館人群排成長隊,許多年輕人推著行李箱進館;展館內人頭攢動,有推著嬰兒車的年輕父母,有打扮時髦的情侶,還有牽著老人的孩童。 「博物館近期日均接待觀眾數量1.5萬人次,其中60%為外地遊客。」貴州省博物館館長李飛說,貴州天氣涼爽吸引許多遊客前來避暑旅遊,逛博物館的遊客大幅增加,為此暑期每周六閉館時間延長至21時。 大陸文博熱方興未艾,很多博物館打破「周一閉館」的國際慣例,有的開啟夜遊模式或延時下班。「博物館的熱度,至少在這幾年裡沒有問題。」南京博物院名譽院長龔良說,年輕遊客已成為博物館遊的主力軍,現在南京博物院進館人群中70%是年輕人。 博物館暑期晉升旅遊「頂流」項目後,深圳、重慶、杭州等地博物館取消預約機制,如深圳博物館自7月22日起實行免預約入館,觀眾到館後通過安檢即可入館參觀,無需提前預約。 「中國博物館事業發的熱度背後,我們更需要關心的一個問題,怎麼能夠讓中小博物館也火起來。」龔良說,中國還有很多博物館,其中不乏有特色和個性的中小博物館。 據統計,2023年中國新增備案博物館268家,博物館總數達6833家。一邊是遊人如織的熱門博物館,一邊是無人問津的小眾博物,如何讓博物館從「冷熱不均」到「百花齊放」? 龔良認為,要讓中小博物館也有好的原創展覽以及文創產品,「可以依託大館和文創公司,大家一起來進行合作,一起把展覽、文創產品、教育活動做好。」
【特約資深記者謝維倩分析報導】新疆樓蘭博物館幾年前曾經與台北歷史博物館合作,將珍貴館藏飄洋過海送來台灣展覽。 歷史博物館經常是國外特展的展出場地,除非手頭的事情忙到過了展出日期,否則一定會去看展覽,新疆的展出還沒有開始就蠻期待,因為想到新疆立刻就會想到高中時讀的歷史地理,腦海裡就是大隊的駱駝商旅橫跨沙漠的景象,果然展出時參觀的人潮極為踴躍。 進場之前完全沒有任何概念可能會看到什麼樣的文物,這樣也好驚喜會更多,果然進去之後有了很不一樣的觀展經驗。 之前許多歐洲文物展大多是繪畫(油畫居多),剛開始摸索看畫展時,頂多的視覺經驗是色彩,稍微懂一點時看畫的主題與個人風格,更懂一點時就會看他的構圖以及當時畫家所處的社會與時代,還有畫家創作此畫時的年齡(生命成熟或面臨改變時會超越之前的風格)。 但是新疆文物展帶給我的是震撼與對人類文明的深深地尊敬,樓蘭女這具3800年前的乾屍,自然是最吸睛之處,我駐足良久,難以相信這位女士已有3800年歷史,頭髮與面龐還在,旁邊還擺放了幾個樓蘭當時墓葬用的船型棺木,當時他們已懂得如何保存屍體,船型剛好裹住屍身,外面用一個剛剝下的牛皮把整個船包住,由於牛皮有氣孔,時間久了皮乾凅之後整張皮緊緊裹住棺木,再加上羅布泊乾旱,才得以保存至今。 接著是他們的服飾與靴子,衣服樣式以今日來看毫不遜色於當今的流行服飾,色彩鮮豔好看(如果你想到這是3800年之前的衣服),不得不佩服他們的編織與染色手法,顏色依舊完整只略為陳舊(自己的舊衣服還沒有這麼好呢!)。 還有就是他們的鞋子與靴子,靴子跟今日的時尚款沒有太大差別,平底鞋的製作可能考量到沙漠地表的風沙,整個鞋頭與鞋後跟都比較高,兩款鞋子的手工尤為精巧,平底鞋好像是用粗麻編織的,看起來好像一雙時尚精緻希臘或羅馬的夏日涼鞋。 這些都是生活的證據,他們根據居住的地理環境與資源,憑著經驗與智慧極大化的創造了文明,好精彩! 每個展廳中間的玻璃櫃置放了與漢族來往的條約,還有他們生活裡的租約,銀錢來往的借據等等。 新疆與中亞文明接近,如果未來想要體驗「絲綢之路」的旅遊,中亞五國計劃推出「絲路簽證」吸引更多外國遊客。 此外,五國還準備形成地區一體化合作,促進貿易與解決共同的問題。 不久之前中亞各國還在沿著共同邊境挖壕埋雷。 現在他們計劃建立一個歐洲式的免簽旅行區。 推出前往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土庫曼斯坦和烏茲別克斯坦的「絲路簽證」是一項長期的抱負,這些國家最近才對自己的公民開放邊境,並開通直達交通線路。烏茲別克斯坦從今年2月開始向45個國家的公民提供入境30天免簽待遇。 以中亞的標準來看,這個舉動意義非凡。中亞是一個保守的地區,以拖沓的改革和緩慢的發展速度而聞名。 在數十年的相互猜疑和拒絕相互貿易後,中亞各國在過去兩年中表現出了前所未有的接觸與合作,以及攜手解決共同問題的意願。 這些共同的問題包括:安全問題,例如,南邊阿富汗飽受戰亂,本地區國民加入恐怖組織,以及諸如水資源的獲得等環境問題。通過吉爾吉斯斯坦將烏茲別克斯坦的鐵路與中國的鐵路連接起來,將可以從中國南京經由烏茲別克斯坦,直通德國杜伊斯堡。 它將讓中亞重新活躍起來,這裡曾經是連接歐洲和遠東的絲綢之路的樞紐,中亞將重現昔日的輝煌。
寧波,一座古老而充滿活力的城市。 早在7000年前,先民創造了燦爛河姆渡文化,姚江、奉化江、甬江三江匯聚,形成"老外灘"迷人夜景,月光下的仿歌德式建築的天主堂,是為浙江省天主教堂建築中的代表作。 “海定則波寧”,明洪武年間,定名寧波。寧波是海上絲綢之路始發港,輻輳四海,茶瓷文化從這裡駛向世界,此刻在“寧波博物館”展出的“遠古四明”特展,以文物、場景模擬重現,印證寧波通達天下的歷史。 被列為中國一級博物館的“寧波博物館”,由著名建築師王澍設計,館外牆是蒐集寧波老城牆、舊瓦老磚纍砌而成,內部大廳壁面,則是利用竹條做出特殊紋理的清水模牆面。半山半房的建築,整體就是一件最大的鎮館之寶,我在接受寧波電視台記者採訪時就說出感受,如此用心保留文物,又以創新建築賦予它新的意義,當我走進“寧波博物館”時,就好像與寧波的歷史同在。 到寧波,另一個必訪的博物館,就是“天一閣博物館”,1566年,明兵部右侍郎范欽所建,此閣不僅是中國現存最古老的私家藏書樓之一,前幾天參觀過的杭州西湖畔的“文瀾閣”建築規劃,就深深受到“天一閣”的影響。門口即見由潘天壽所書門匾“南國書城”,館內碧水疊石,宛若天成,穿越而過,即達“秦氏支祠”,該建築融合寧波民居建築工藝之大成,戲台製作考究,雖歲月流轉,依然流光溢彩,熠熠生輝。 作者為具有專業證照藝術品拍賣官、中華民國畫廊協會秘書長 ●原文分享於作者臉書,經授權刊載。 ●本文為專欄,不代表i-Media 愛傳媒立場
【特約藝文主播劉馥慈報導】備忘錄裡一行行文字和網址,那是願望的清單,承載著想踏上藝術之旅的渴望。 在熙熙攘攘的生活中,繁忙的工作、沈重的壓力、排滿的行程,都讓人無法輕易地抽身,只為了目睹那相隔幾千萬里之遠的一場展覽或藝術創作。當現實與渴望不斷地在拉扯,時間和距離,成為許多人無法跨越的檻,此時你是否也與我一樣感到遺憾呢? 圖/截自Google Art & Culture 典藏的系列作品 然而,由Google於2011年推出的「Google Art & Culture」(原名:Google Art Project),打破了時間與距離的限制,終於能實現備忘錄裡珍藏的藝術清單,也圓了許多人「在電腦前遊遍世界博物館」的心願。Google Art & Culture 將全世界的博物館與眾多藝術品帶入網路世界,目前已收錄了超過1200家國際博物館、畫廊和文化機構提供的藝術作品,也包括了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英國國家美術館、凡爾賽宮、柏林國家畫廊等,讓你在悠閒的午後時光,能一邊喝茶ㄧ邊閱覽世界各大名畫! 圖/克洛德・莫內《睡蓮池》,1899年 圖/睡蓮池放大細節圖 Google Art & Culture 藉由線上虛擬導覽的方式,以及高解度和高像素Gigapixel的攝影技術,讓觀賞者能以360度全景參觀博物館的各個角落,還能將藝術品無限的放大、零距離的欣賞,一筆一筆從筆觸的厚度到線條抑或是裂痕都能清晰可見,彷彿身歷其境。跟著Google Art & Culture 的腳步,一同走進各大美術館中靜靜欣賞經典名作。 圖/截自Google Art & Culture 英國國家美術館內部 轉眼間,身處於富麗堂皇的大堂中,一股古典氣息直撲而來,這裡是位於倫敦的英國國家美術館(The National Gallery),典雅的木質地板搭配金、紅為主調的精緻古典內部裝潢,華麗卻又不失雅緻。隨著虛擬導覽漫步於藝廊中,靜靜感受這濃厚的藝術氛圍,享受高品質的單人藝術之旅。 圖/截自Google Art & Culture 在英國國家美術館中,收藏了從13世紀到20世紀許多大家耳熟能詳的作品,像是梵谷《向日葵》、秀拉《阿尼埃爾的浴場》、莫內《睡蓮池》、達文西《岩間聖母》等,但最讓人萬分雀躍的是英國國家美術館推出了「莫內曾在這裡」(Monet was here)計畫,同步連線館內舉辦的「莫內與建築展」(The credit Suisse Exhibition:Monet & Architecture),讓喜愛莫內作品的同好能夠展開一場跨越時空限制的莫內之旅。 圖/截自Google Art & Culture 莫內展主要以莫內曾經繪畫過的各地建築為主,分為五個主題:「莫內的倫敦」、「莫內的巴黎」、「莫內的威尼斯」、「莫內的盧昂」以及「莫內深愛的村莊」。隨著他的足跡、故事和作品,一同遊歷他筆下揮灑的教堂、博物館、蓮花池畔、車站,透過高解析度的縮放功能,步步聚焦式的說明,帶領觀賞者一窺莫內深遠的藝術世界。圖/截自Google Art & Culture 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內部 接著走進寬敞明亮的美國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Museum of Modern Art,簡稱MOMA),與英國國家美術館相比,既沒有富麗堂皇的裝潢,也沒有古典之氣息,就如博物館之名「現代」般,諾大的採光玻璃與簡潔明亮的設計,呈現出博物館線條的美感,現代主義建築的氛圍圍繞其中。當你走入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中,將會驚奇的發現這裡不僅能欣賞到著名畫家的個人繪畫、雕塑作品,還能見到許多攝影藝術藏品、時尚設計、裝置藝術、插畫等,就如同走進一座巨大的遊樂場裡,探索無限的驚奇! 圖/文森特・梵谷《星夜》,1889年 圖/亨利・盧梭《夢》,1910年 漫步於MOMA展區中,悄悄佇立在梵谷《星夜》前,第一次深切地感受到梵谷對創作竟有如此濃烈的情感,每一筆下的線條都強而有力,在畫布上宛如浮雕一般凹凸、疊加,如同對空吶喊著靈魂深處的孤獨,藍色憂鬱的基調與白、黃、黑激烈地碰撞卻又相互融合,高度的誇張變形和強烈的視覺對比體現出梵谷內心不安的情感與迷幻的意象世界。他將對世界的痛苦不安、孤獨和掙扎寄託於畫作之中,此刻情感的釋放如排山倒海而來,就像心靈的某一深處被解了鎖,久久無法平復心情。 在《星夜》一旁的畫作,轉換了悲傷的情緒,鮮活跳脫的《夢》散發出清新且奇異的意境,透過《夢》似乎能被盧梭那天真爛漫、鮮活如春的性格所感染,讓人不禁嚮往夢境的美好。 如果有一天,你和我一樣,突然想讓自己遠離所有的紛紛擾擾,脫離這個世界的各種喧囂,不妨將 Google Art & Culture 打開,靜靜感受這來自歷史和文化沈澱後的芬芳,讓自己在熙熙攘攘的忙碌中,找到片刻的寧靜。 網頁版:https://artsandculture.google.com/APP :下載 Google Art & Culture 圖/i-Media 愛傳媒特約藝文主播劉馥慈
因為電影「博物館驚魂夜」,台灣民眾多半知道電影場景設定的是位於紐約的美國自然史博物館,不過在這個領域之中,更富盛名的恐怕是對於倫敦的大英自然史博物館。大英自然史博物館有重要館藏7000萬件,這次來台的國家級藏品總共有227件,主辦單位說這次都是真品來到台灣,包括英國第一個恐龍爪子等。除了來自大英自然史博物館的珍藏之外,也有一些台灣的珍藏一起展出。在暑假期間即使是上班日,每天也吸引了上千人前來看展。當年旅居紐約,就特別拜訪美國自然史博物館,這次大英自然史博物館來到台灣,當然不能錯過。展場雖然不大,但是有許多令人印象深刻的展出。這次展覽可以拍照,但是禁止閃光燈及攝影,以下分享印象深刻的展品照片11張,看照片就滿足的朋友可以省下票價,看了更有興趣的朋友可以把握時間前往,展覽地點在國立中正紀念堂 2、3展廳。圖/龍膽石斑化石圖/恐龍爪子,距今1.2億年圖/恐鳥圖/禽龍腿骨、嵌象臼齒圖/南方鶴鴕圖/大角鹿,距今1.3萬年前圖/老虎與袋狼圖/劍齒虎,距今1.2萬年前圖/渡渡鳥圖/澎湖原人下頷骨,距今45-19萬年前圖/台灣雲豹 ●作者為台灣藝術大學廣播電視學系教授、中華傳播管理學會理事長、i-Media愛傳媒榮譽社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