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go

中美關稅談判異常順利 台灣零關稅求談策略糗了 提高未來加入自貿協定的門檻

北威論壇13日在台北舉行「川普關稅戰因應策略」座談會。圖/記者陳思豪攝
北威論壇13日在台北舉行「川普關稅戰因應策略」座談會。圖/記者陳思豪攝

中美在瑞士談判2天就讓關稅戰暫時停火,這讓一開始就宣布對美從零關稅談起的賴政府不知所措;中經院區域發展研究中心主任劉大年13日指出,在對美談判上,台灣衝太快了,現在對美從零關稅談起,將來台灣要加入區域自由貿易協定,如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RCEP)時,也會被要求比照,如此台灣加入這些自貿協定的成本就被提高了。

北威論壇13日舉行「川普關稅戰因應策略」座談會,劉大年在會上指出,在川普4月2日宣布對全球加徵關稅後,區域自貿協定就開始受到各國的重視,例如,歐盟執委會主席范德賴恩4月10日與紐西蘭總理通話時,即表達歐盟對CPTPP有興趣;但現在,台灣對美談判從零關稅談起,將來與其他國家談判加入區域自貿協定時,是否也要比照美國,從零關稅談起?

中經院區域發展研究中心主任劉大年13日指出,在對美談判上,台灣衝太快了。圖/記者陳思豪攝

中經院區域發展研究中心主任劉大年13日指出,在對美談判上,台灣衝太快了。圖/記者陳思豪攝

劉大年以當年台灣加入關稅暨貿易總協定(GATT)的談判為例提醒,1990年代開始談判時,台灣只對美國開放市場、降低關稅,隨後與其他國家談判時,就被要求比照辦理,等台灣同意後,美國又再加碼,希望將來不要再發生同樣的事。

即使將來台灣與美國談判達成關稅協議,劉大年提醒,美國總統還是可以依照《貿易擴張法》(Trade Expansion Act)第232條,以台灣產品危害美國國家安全為由,加徵關稅或限制進口,而台灣的半導體就可能被盯上。

除了調降關稅,劉大年研判美方還會進一步要求台灣去除非關稅壁壘,例如,先降低美國汽車、保健品、農產品的關稅;增加採購美國天然氣;不得標示萊豬等。

台大經濟系名譽教授林建甫13日指出,台灣不應該搶先與美國進行關稅談判。圖/記者陳思豪攝

台大經濟系名譽教授林建甫13日指出,台灣不應該搶先與美國進行關稅談判。圖/記者陳思豪攝

台大經濟系名譽教授林建甫也認為,台灣不應該搶先與美國進行關稅談判,就像日本原來是搶先與美國談判,但完全沒得到好處,而且被層層加碼,現在日本首相石破茂也以「選舉在即」為由,放慢談判進度。

林建甫研判,美國與英國達成的10%關稅,美國對大陸達成的30%關稅,可能就是美國設立的關稅上、下限,由此可知,在關稅問題上,川普是雷聲大、雨點小。

淡江大學兩岸關係研究中心主任張五岳13日指出,大陸是對川普關稅戰準備最充足的國家。圖/記者陳思豪攝

淡江大學兩岸關係研究中心主任張五岳13日指出,大陸是對川普關稅戰準備最充足的國家。圖/記者陳思豪攝

相對於台灣的從零關稅談起,淡江大學兩岸關係研究中心主任張五岳認為,大陸是對川普關稅戰準備最充足的國家,首先是分散市場,避免出口過度依賴美國;其次是看到出口必然下滑,轉而鼓勵民間投資來拉動經濟,4月通過的《民營經濟促進法》就是用來鼓勵民間投資;第三,像禁運稀土、反壟斷調查、制裁實體清單等反制措施都事先準備好。

張五岳指出,中共也事先強化政治、社會應對美國關稅戰的韌性,對內訴求民族主義情緒,將經濟不景氣的責任導向關稅戰,導向川普,而不是習近平。

論壇主持人、台大財金系兼任教授劉憶如呼應張五岳的看法,她指出,在分散市場上,中國大陸從2023年第4季起,對東協的出口就已經超過美國;大陸與一帶一路國家的貿易也從2013年的10.11兆元(人民幣,下同)攀升到2022年的18.95兆元,大陸進出口總值比重由39.2%提升到45.4%,超過大陸與美國、歐盟、日本貿易總合。

相形之下,劉憶如指出,最近3年,台灣雖然大幅降低對大陸出口和投資,但卻將出口全押在美國市場,結果就是造成對美順差快速增加,以及產業結構的扭曲,除了資通訊產業外,其他傳統產業全都萎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