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go

全球首場人形機器人半馬19日開跑 20家機器人團隊參賽

人形機器人馬拉松測試現場。圖/取自《北京日報》
人形機器人馬拉松測試現場。圖/取自《北京日報》

日前受大陸強冷空氣影響,原定於4月13日舉辦的2025北京亦莊半程馬拉松及全球首場人形機器人半馬,因大風及降溫推遲至19日正式起跑。比賽場地為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亦莊)。據《北京日報》報導,本次賽事首次實現人類選手與人形機器人同場競技,共吸引超過3萬人報名,預計賽時將有多達9000餘名選手參與線下跑步,並有來自北京、上海、江蘇、廣東等地的近20家機器人團隊參賽。

在4月11日舉行的首場測試賽中,「天工Ultra」人形機器人以每小時10公里的穩定速度完成5公里測試跑,研發團隊北京理工大學智慧型機器人研究院透露,該機型採用新型碳纖維複合材料,相較前代減重15%,配備的自我調整步態演算法可即時調整步幅應對地形變化。特別的是,測試賽現場出現多個技術改進案例:為1.2公尺高的「N2」機器人加裝特製跑鞋,有效降低30%足部磨損;優必選的Walker X則移除非必要外殼,成功減重8公斤。

全球首場人形機器人半馬,本次比賽開創性設立「技術完賽」標準,允許中途更換電池或機器人本體。圖/取自《北京日報》

全球首場人形機器人半馬,本次比賽開創性設立「技術完賽」標準,允許中途更換電池或機器人本體。圖/取自《北京日報》

組委會公布的《人形機器人參賽細則》顯示,本次比賽開創性設立「技術完賽」標準,允許中途更換電池或機器人本體,但禁止外力輔助行進。北京經開區管委會副主任梁靚強調:「我們既鼓勵技術創新,也確保競技公平性。機器人完賽需全程自主完成21.0975公里,這對其動力系統、環境感知和能源管理都是極限考驗」。

賽事組委會透露,2026年將推出「人機混合接力賽」,並計畫邀請波士頓動力、特斯拉Optimus等國際團隊參賽。北京人工智慧研究院副院長李明哲指出:「這次賽事標誌著具身智慧的重大突破,能完成半馬的機器人將具備應對複雜場景的能力,預計3年內可應用於電力巡檢、災難救援等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