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一起長大的伙伴,被主人剁成一塊塊放在鍋子裡,牠兩隻大雞腳不停地顫抖著,看起來好像是為同伴傷心,更像是為了怕保不住自己的「雞命」而嚇得發抖。
據《江南都市報》報導,4月8日貴州畢節,一隻公雞因目睹同伴被宰殺而出現明顯的應激反應,影片在社群網站上熱傳。據主人描述,兩隻雞從小在同一個籠子長大,後因健康問題分開飼養。這隻幸存公雞目睹同伴被宰後,出現雙腿持續顫抖、焦躁不安的行為。
網友們議論紛紛,有人認為公雞行為表明動物具有情感認知能力,甚至調侃「雞的智商突然占領高地。」也有以幽默口吻虛構「雞語」,如「殺了牠就不能殺我了哦」。也有人認為雞的群體中存在等級制度,同伴消失可能引發短暫不安,但解讀為「恐懼死亡」則屬於擬人化想像。
其實,雞是種聰明的動物,根據美國《動物認知》期刊(Animal Cognition)曾發表的一篇綜述文章,顛覆傳統認知。文章作者——科學家Lori Marino(洛麗·馬里諾)認為,雞的智力被端低估。雞有獨特的個性,會運用策略智取對手。牠們懂得在啄食順序中的地位,還能演繹推理,這是人類到7歲才逐漸形成的能力。
《Animal Cognition》指出,雞的思考模式,其實跟哺乳類和靈長類相當類似,甚至懂得「權謀」,研究發現,公雞會發出假的啼叫聲吸引母雞,「假裝這裡有食物」,藉此吸引異性靠近。雞的智商約略相當於7歲小孩,能辨別簡單的數字,例如「小雞有幾隻」,另外還會有類似於人的情緒,例如焦慮和恐懼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