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go

哈爾濱95後醫生下班擺攤 兼職6年 副業月入最高9萬

武醫生坦言,如今已從容面對雙重身分。圖/取自海派新聞影片
武醫生坦言,如今已從容面對雙重身分。圖/取自海派新聞影片

黑龍江哈爾濱有位醫生的減壓方式很特別,連續六年下班擺攤賣小吃,他說:「我從不耽誤本職工作,夜班後會調整出攤時間。兩者都是熱愛,也能相互減壓。」

據海派新聞報導,近日,一則「95後醫生連續六年下班賣小吃月入近2萬(人民幣,下同)(約合9萬元新台幣)」的影片引爆網路。黑龍江省哈爾濱市的武醫生白天身著白袍在醫院救死扶傷,傍晚則換上便裝,開著一輛BMW的車去擺攤。這份堅持6年的副業不僅讓他月收入最高達2萬元,也引發大眾對職業多元價值的討論。 

一天擺攤5個小時,武醫師靠著自己精心研究的獨特配方上街賣手藝。起初,武醫生還有些顧慮,擔心同事知曉後會覺得擺攤有失身分。武醫生的同事們最初得知其副業時頗感意外,但品嘗過小吃後紛紛成為「粉絲」。一名護士笑稱:「他做的醬料確實有秘方,和做手術一樣講究!」如今,同事不僅常光顧攤位,更主動幫他宣傳。

武醫生擺攤6年,已有基本客戶群。圖/取自海派新聞影片

武醫生擺攤6年,已有基本客戶群。圖/取自海派新聞影片

武醫生坦言,如今已從容面對雙重身分:「醫學和烹飪都是『對症下藥』——一個治癒身體,一個滿足味蕾。」小吃因獨家配方吸引顧客,月收入最高達2萬元,日均擺攤5小時,高峰期需排隊半小時以上。

面對「開豪車擺攤」的調侃,武醫生解釋所謂BMW豪實為二手改裝車,「比起面子,我更在乎生活自主權。」至於「95後醫生白天救人晚上開豪車賣小吃」登上微博熱搜,閱讀量超1.2億。支持者認為「憑本事增收值得尊重」,批評者則質疑「醫生加班成常態,哪來精力擺攤」。對此,武醫生回應:「我從不耽誤本職工作,夜班後會調整出攤時間。兩者都是熱愛,也能相互減壓。」 

中國人民大學社會學者王教授分析,武醫生的選擇反映新一代年輕人對「單一職業身分」的突破,當穩定的工作不再是唯一追求,多元職業體驗既是對個人潛能的探索,也是對抗通脹的經濟策略。數據顯示,2023年大陸副業從業者超8000萬,醫療、教育行業從業者占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