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警告,大陸出現自1960年代大躍進後時間最長的通縮期,但據東華大學新經濟政策研究中心主任陳松興表示,去年9月26日中共政治局開會「分析研究當前經濟形勢,部署下一步經濟工作」後,大陸內部政治鬥爭反而激化,顯示經濟並不是中共總書記習近平關心的重點;他也不排除中共將在台海生事,轉移大陸內部對於經濟低迷的不滿情緒。
在2024年9月26日的政治局會議專門討論如何應對經濟問題後,接著下來召開的幾次政治局會議,重點大多是政治,例如,2024年10月28日審議《關於二十屆中央第三輪巡視情況的綜合報告》,談的是反貪;2024年12月9日會議的重點是,分析研究2025年經濟工作;聽取中央紀委國家監委工作匯報,研究部署2025年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談的是經濟及反貪;2025年1月20日審議兩會報告,中央書記處工作報告,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2025年2月28日討論政府工作報告,談的是經濟。
以反貪立威才是習近平的重點工作,去年12月26日,習近平在政治局民主生活會上警告,「中央政治局委員要加強管理家人和工作人員」 ;大陸兩會3月11日才結束,12日,中共中央又召開黨的建設工作領導小組會議,會議宣布,自2025年全國兩會後至7月(中共黨慶期間),全黨開展深入學習中共總書記習近平所提出的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央視晚間7點聯播後,所有大陸媒體都大幅轉載這一消息。
去年大陸經濟低迷,但習近平反貪運動卻升級到最高點。
路透3月6日分析,2025年大陸GDP平減指數(名目GDP除以實質GDP乘以100)預估為負0.1%,連續3年為負數,同時也是自1960年代初期中共領導人毛澤東發動大躍進運動以來,大陸最長的通縮期。
與此同時,據新華社公布的數字,2024年1月至12月,共查處違反八項規定精神的案件22.5萬餘起,是2023年10.7萬起的兩倍多。中共中紀委1月10日公布的數字則是,2024年紀檢監察機關共處分了88.9萬人,較2023年增加了約46%,創下20年來的最高紀錄。
雖然不能排除習近平在台海生事,轉移大陸內部對經濟低迷的不滿,但陳松興研判,藉對台行動轉移內部矛盾,不一定就是發動重大戰爭,即使中共今年軍費保持7.2%的成長 ,高於經濟成長,同時也是連續4年軍費成長突破7%,但在台海發動大規模的持久戰,中共財政恐怕難以負荷。
陳松興研判,中共在台海比較可能採訪的軍事行動是海上局部封鎖、故意製造船艦擦撞等,不太可能發動大規模的登陸戰。
陳松興引述彭博經濟研究(Bloomberg Economics)的評估指出,台海若爆發戰爭,全世界將付出約10兆美元(約新台幣311兆元)代價,相當於全球GDP的10%,高於烏克蘭戰爭、COVID-19疫情及全球金融危機造成的損失;如此一來,今年全球經濟成長將達低於3.2%至3.3%的預估值。
若不計算台海開戰風險,陳松興認為,歐洲今年將加速與美國經濟脫鉤,歐洲再武裝會帶動經濟成長,歐洲也大舉投資AI,未來將成為AI轉型的領頭羊。
反觀美國經濟,陳松興認為,美國經濟今年有6、7成概率會進入衰退期,如果25%的對等關稅開徵,美國經濟成長率將下滑0.5至0.6個百分點;如果美國再取消中國的最惠國待遇,則國內通膨將上升1個百分點,並拖累全球經濟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