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go

大陸AI兒科醫生與13位專家會診 雙醫並行治療8歲癌童

2月13日,北京兒童醫院會診中心「AI兒科醫生+多學科專家」雙醫並行疑難病例多學科會診現場,醫生正在使用專家型AI兒科醫生相關功能。圖/取自北京兒童醫院
2月13日,北京兒童醫院會診中心「AI兒科醫生+多學科專家」雙醫並行疑難病例多學科會診現場,醫生正在使用專家型AI兒科醫生相關功能。圖/取自北京兒童醫院

大陸首個AI兒科醫生正式參與會診,據新華網報導,2月13日,大陸國家兒童醫學中心、北京兒童醫院會診中心,一位專家型AI兒科醫生正式與13位兒科專家共同完成了一場多學科會診。

會診的對象是一名8歲的男孩,由於病因複雜,輾轉多地醫院,診療結果不一。在這場會診中,AI兒科醫生與來自耳鼻咽喉頭頸外科、腫瘤外科等不同科室的13位知名專家給出了高度吻合的建議。

大陸國家兒童醫學中心主任、北京兒童醫院院長倪鑫說,「AI兒科醫生,是北京兒童醫院正在研發的兒童健康人工智慧大模型系列產品之一,整合了北京兒童醫院300多位知名兒科專家的臨床經驗和病歷資料」。

倪鑫指出,這款專家型AI兒科醫生,既可以擔任臨床科研助理,幫助醫生快速獲取最新科研成果和權威指南,也可以輔助醫生進行疑難罕見病的診斷和治療,提升臨床決策效率。

據悉,此次會診開啟了「AI兒科醫生+多學科專家」的雙醫並行多學科會診新模式。項目技術合作單位百川智慧創始人、CEO王小川認為,AI兒科醫生的應用將會極大地促進優質醫療服務的普及和普惠。

另據央視網報導,AI醫生的效能,已在大陸醫療圈引起過廣泛討論。

上海東方醫院門急診和重症醫學科主任張海濤表示,大模型可基於龐大的醫學知識數據庫輔助決策,這是AI對臨床診療極具價值的部分。而在口腔護理設備領域,數字化、智慧化正成為主流,隨著3D列印、AI診斷等技術的應用,提升了治療效率,也優化了患者感受。

安徽馬鞍山市人民醫院口腔科副主任醫師陳欣媛表示,在種植牙領域,AI輔助系統基於患者的骨密度、牙槽脊形態和咬合關係等因素,可以優化種植體的位置和角度,提高手術成功率和長期穩定性。她認為,人工智慧在醫療領域的應用前景廣闊,但不能完全取代人類醫生。人工智慧更多的是作為醫生的輔助工具,幫助他們做出更準確的診斷和治療決策。

此外,安徽銅陵市中醫醫院針灸科主治醫師張健表示, AI技術與中醫的結合更像是開啓了一扇全新的大門。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河南醫院主任醫師陳小兵認為,未來的AI醫生和人類醫生,不是黑白對弈,而是相互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