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社科院台研院副所長汪曙申近日撰文指出,在美國戰略鷹派的影響之下,美國繼任總統川普在台灣問題上主動向中國政府進行「再保證」,如表示「不支持台獨」的可能性相對較小,川普還會施壓台灣增加軍費、壓制兩岸科技產業和平,美國國會也通過更多友台法案;這意味著中美未來管控台海局勢將會面對更多的障礙與壓力。
中美共管台海的局勢遇到挑戰,並不是川普一人之力,背後大環境是中美關係進入戰略競爭階段;汪曙申在最近一期《台海研究》期刊發表的《美國戰略鷹派的台灣政策主張及其影響評析》中指出,中美關係進入以戰略競爭為主要特點的階段以來,美國政府對台政策出現加快掏空一個中國政策、持續增強對中國大陸的威懾、提升美台實質關係等調整變化;美國「全政府」對華遏制,民主黨、共和黨在「以台制華」方向上具有高度一致性。
而且,共和黨戰略鷹派的台灣觀念、政策主張與行為方式,比民主黨建制派更加強硬、更加挑釁,企圖利用台灣問題破壞中美關係的政治基礎,全面升級對華遏制戰略;汪曙申因此研判,川普再次當選執政使美國戰略鷹派重新掌權,將對台海局勢造成更大的不確定性和負面衝擊。
對於川普第二任對台政策走向,大陸學者大致分為兩派,一派認為,戰略鷹派符合美國目前抗中的潮流,足以壓過川普的交易性格,拉抬「抗中友台」趨勢;另一派則認為,交易性格促使川普對台灣問題進行大交易,以經濟利益交換戰略利益。
汪曙申發現,與美國戰略鷹派將台灣看成「戰略資產」有所不同的是,川普更傾向於從「交易資產」的角度看待台灣,而對於二者之間的異同,需要加以辨識。汪曙申注意到,川普曾表示,台灣距離美國9500英里,離中國大陸僅68英里,美國要協防台灣地區將非常困難;他在競選期間也向媒體表示,「台積電搶走了我們大概100%的晶片生意」、「台灣如果要我們的保護,他們就要付保護費」;因此,有美國學者認為,民進黨當局擔心重新執政後的川普會把台灣作為與中國大陸談判交易的棋子。
不過,汪曙申認為,川普重新執政後,一些與台灣當局有著深厚政治、經濟勾連的戰略鷹派將回歸權力核心,盧比奧、沃爾茲被川普分別提名為國務卿、國安顧問,此二人及其幕僚未來在台灣問題上展現實力、挑戰現狀、觸碰紅線、對華施壓的企圖心和政策行動無疑將會增多;這些將在美國戰略鷹派處理涉台政治、軍事、安全、經濟和國際參與等問題上逐一表現出來。
在美國戰略鷹派的影響之下,汪曙申認為,川普在台灣問題上主動向中國政府進行「再保證」,如表示「不支持台獨」的可能性相對較小;更加可能的是,川普執政後將會施壓台灣當局大幅增加軍費、擴大購買美國武器,要求台灣半導體產業擴大對美國的投資與轉移,壓制兩岸科技產業合作;美國國會涉台法案提出、審議、通過的動能也會隨之增加;這意味著中美未來管控台海局勢將會面對更多的障礙與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