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go

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26部跨類型電影 展現名為緬甸的真實

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TIDF)公布本屆焦點單元,以「時代的隱喻:名為緬甸的真實」為名,共展映26部跨類型的緬甸電影。圖為《戰地同袍》(粗剪版)(Comradeship (rough cut),2023)。圖/TIDF提供
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TIDF)公布本屆焦點單元,以「時代的隱喻:名為緬甸的真實」為名,共展映26部跨類型的緬甸電影。圖為《戰地同袍》(粗剪版)(Comradeship (rough cut),2023)。圖/TIDF提供

由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主辦的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TIDF)公布本屆焦點單元,以「時代的隱喻:名為緬甸的真實」為名,共展映26部跨類型的緬甸電影,包括心情日記、前線紀錄、未來狂想、音畫實驗等,創作者們記錄外在現實或訴說內在感受,共組屬於緬甸的真實。

緬甸獨立電影創作與其民主發展緊密相關,影像除了記錄現實,也成為創作者發聲的媒介。歷經軍事政變、電影審查等限制與挑戰,緬甸近年透過在地影展、非營利電影教育機構等途徑串連,逐漸發展出以「集體」為貌的電影社群。

TIDF為此單元實地走訪仰光,探訪影人、尋找作品,策展人林木材表示:「該專題規模盛大,難得一見,以新作為主、舊作為輔,主要欲呈現緬甸電影多元的創作之姿,所謂『真實』在眾多作品中瞬息而現,電影既是回應時代的行動,也成為時代的隱喻。」

放映之外,本單元亦將出版別冊,蒐羅多位創作者訪談與專文;影展期間則有主題論壇,邀請瓦旦電影節總監杜篤嫻(Thu Thu Shein)及多位集體創作的導演、電影社群影人進行對談,從不同角度思考紀錄片的意義。

《少年政變初長成》(Journey of a Bird,2021)。圖/TIDF提供

《少年政變初長成》(Journey of a Bird,2021)。圖/TIDF提供

「前線紀錄」單元,不少創作者顧及人身安全,選擇以匿名呈現。《戰地同袍(粗剪版)》(Comradeship (rough cut),2023)以對講機與鏡頭前的戰士連線,完整呈現戰地日常;《噗噗從軍記》(Comrade Poopy,2023)拍攝政變後逃亡山林成加入前線反抗軍的部落客,遇見花貓噗噗的軍旅生活;《少年政變初長成》(Journey of a Bird,2021)記錄青年們見證仰光一夕變色,自拍呈現緬甸青年世代的掙扎。

《硝煙下的助產士》(Midwives,2002)。圖/TIDF提供

《硝煙下的助產士》(Midwives,2002)。圖/TIDF提供

十年緬甸》(Ten Years Myanmar,2023)則為「集體創作」的代表作品,延續2015年從香港、日本、台灣、泰國一路開展的「十年系列」,以五段橫跨科幻、社會寫實、後設喜劇的故事,想像政變後緬甸的「未來」形貌;《緬甸日記》(Myanmar Diaries,2022)則瞄準軍事政變後的社會,由十位匿名電影工作者共同完成,虛實之間體現高壓下奮力抵抗的生命力和創作意志。

氣旋納吉斯:當時間停止呼吸》(Nargis - When Time Stopped Breathing,2009)為首部由緬甸創作者自製而成的紀錄長片,導演在政府禁令下秘密拍攝2008年納吉斯氣旋重創後的緬甸,穿梭滿目斷垣殘瓦中,聆聽受災戶的故事。《硝煙下的助產士》(Midwives,2002)導演回到近年與羅興亞人衝突不斷的若開邦家鄉,記錄兩名助產士如何在紛擾中堅持接生下一代。

陌生成家》(Three Strangers,2021)以緬甸山村一對酷兒戀人領養男嬰的經歷,探問緬甸社會中愛與家的邊界。《吟唱靈魂之歌》(Song of Souls,2023)以近似民族誌的目光,展現緬甸東部撣邦的歌謠文化傳統與信仰,更以旋律與歌詞傳達記憶和傷痛。趙德胤的《診所》(The Clinic,2023)則將鏡頭對準仰光診所的醫生夫婦。

《診所》(The Clinic,2023)。圖/TIDF提供

《診所》(The Clinic,2023)。圖/TIDF提供

第14屆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TIDF)將於5/10至5/19於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光點華山電影館、台北京站威秀影城、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C-LAB等地盛大舉行,匯集海內外近140部精采紀錄片,並在疫情後首度迎來近百位國際影人。放映與座談之外,更將舉辦講演表演、延伸展覽,盼以豐富多元的內容,拓寬觀眾對紀錄片的想像。更多活動與節目內容將陸續公開,詳情請密切關注TIDF官方網站Facebook專頁Instagr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