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go

雲門重啟「春鬥」 《可以是無題》創作源自烏克蘭戰爭啟發

雲門舞集總監鄭宗龍(左1)邀請編舞家蘇文琪、王宇光(右1)與雲門舞者合作,重啟春鬥演出。圖/田瑜萍攝
雲門舞集總監鄭宗龍(左1)邀請編舞家蘇文琪、王宇光(右1)與雲門舞者合作,重啟春鬥演出。圖/田瑜萍攝

邁入第51年的雲門舞集,迎來豐沛創作與演出能量,除重啟「春鬥」,邀請編舞家蘇文琪與王宇光與雲門舞者共同發展新作,總監鄭宗龍也與影像創作者全明遠合作,以身體影像的實驗創作《身土》參與春鬥演出。另外舞團兩作品《波》《定光》也將首次登演國際舞台,以AI入舞的《波》獲邀於威尼斯雙年展舞蹈節(La Biennale di Venezia-Biennale Danza)演出,回應自然生態的《定光》則為8月德國威瑪藝術節開幕週打頭陣。

蘇文琪因巴黎工作坊結識的烏克蘭舞者,啟發她創作《可以是無題》靈感。這位烏克蘭舞者在巴黎二手衣店找尋冬衣時,因湧生一股感覺而放棄選購,數日後才釐清那感覺原來是罪惡感,他對蘇文琪說:「我可以有選擇,但留在家鄉的親友卻沒有。」

蘇文琪說台灣人應對緊張局勢雖不明說,卻會存在於身體記憶當中,就如同日後整理起行李箱時,就會想起這位舞者而衍生出「我有家可回,但他卻沒有」的情感。「有時候我們觀察人,不是從他說了什麼、做了什麼出發,而是去觀察他身體語言,進而有了某種連結。」

雲門舞集《波》。圖/雲門基金會提供,攝影李佳曄

雲門舞集《波》。圖/雲門基金會提供,攝影李佳曄

王宇光曾是雲門2的舞者,目前是「微光製造」藝術總監,他說自己離開雲門前最後的表演就是在春鬥上。最新作品《BE THERE》起源於國外駐村時的觀賞經驗,當時疫情席捲讓他生出「何需劇場」的悲觀,但一名與他4樓後排的觀眾因深受感動而起身舞蹈,讓他找回動力。這次他期待透過舞蹈引領觀眾回到與現場共鳴的身體感受中,引發觀眾對於「我們為何在此?」的不同想像。這也是兩位編舞家首度超越原本單雙人舞的創作型態與5位舞者合作,坦言非常挑戰。

另外7月雲門獲邀前往威尼斯雙年展舞蹈節,在超過300年歷史的義大利馬里布蘭劇院(Teatro Malibran)演出《波》。馬里布蘭劇院舞台保持3度傾斜坡度,意即從舞臺口至底有將近60公分落差,為了讓舞者們能夠適應這樣的演出場地,雲門技術部特地架設相同坡度的訓練斜坡讓舞者練習。

雲門舞集《毛月亮》。圖/雲門基金會提供,攝影李佳曄

雲門舞集《毛月亮》。圖/雲門基金會提供,攝影李佳曄

鄭宗龍說:「《波》這部作品有很多快速與多人連續動作,在有斜度的舞台上會造成前排舞者與後排舞者產生高度落差卻又需保持動作一致,難度相當高。」

特別的是,去年底甫獲英國《每日電訊報》(The Telegraph)選為「2023年度最佳舞作之一」的《毛月亮》,六月將赴法國蒙彼里埃舞蹈節(Montpellier Danse)演出。雲門也與好丘合作,6月底前限量推出特別研發的「毛月亮」聯名貝果,加入剝皮辣椒的微辣口感,可讓觀眾體驗到如觀賞毛月亮演出的特殊體驗。

雲門與好丘合作,限量推出毛月亮貝果於好丘門市販售。

雲門與好丘合作,限量推出毛月亮貝果於好丘門市販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