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go

鋼琴家巴克豪斯在EMI的最後錄音

1998年,日本新星堂發行巴克豪斯傳奇錄音系列也收錄「Last EMI Recordings」。
1998年,日本新星堂發行巴克豪斯傳奇錄音系列也收錄「Last EMI Recordings」。

美國鋼琴家兼作曲家查辛(Abram Chasins)曾用「蒼白、謙卑、寡言」形容年輕的巴克豪斯(Wilhelm Backhaus),他指尖下的音樂,就如同他個人一樣,永遠把真誠地對待音樂當作自己的使命,把自己的演奏當成作曲家與聽眾間的橋樑。

1908年,24歲的鋼琴家巴克豪斯在EMI唱片公司錄下第一張唱片,在此之前,EMI僅少數鋼琴家留下為數不多的錄音,如約瑟夫霍夫曼(Josef Hofmann)、格倫菲爾德(Alfred Grunfeld)。1907年逝世的作曲家葛利格,也曾為EMI錄過一首個人創作,但這是唯一的例外。那個時代,錄音對演奏家而言是件新鮮事,但願意嘗試的人並不多,那些習慣於演奏舞臺的鋼琴家們,當被侷限於與錄音話筒面對面時,相對也嚴重影響他們在琴藝上的表現。

當時肯接受這種新科技的鋼琴家,不是垂垂老矣,就是剛嶄露頭角,包括與巴克豪斯同時代的魯賓斯坦(Artur Rubinstein)、許納貝爾(Artur Schnabel,1882-1951)等許多已成名的演奏家,在那個時代對錄音技術都還在觀望。

1908年,名製作人蓋斯伯格(Fred Gaisberg)與三名鋼琴家簽下錄音合約,分別是葛人傑(Percy Grainger)、漢堡格(Mark Hambourg) 和巴克豪斯。葛人傑當時錄製了三張唱片,而漢堡格的錄音計劃一直持續到1936年。

三人當中,當屬巴克豪斯最年輕、最富魅力。那年,巴克豪斯才24歲,3年前剛贏得了魯賓斯坦鋼琴比賽大獎,而一舉成名的他選擇擁抱錄音技術,並展開與EMI長達40年的合作。至於蓋斯伯格為何找上這位年輕的鋼琴家?其中原委已無可考,但可以想見,巴克豪斯當時在柏林及倫敦有響亮的名氣,連EMI後來的招牌台柱帕德瑞夫斯基(Ignace Jan Paderewski)那個時期都還沒開始有錄音作品。

1908年秋天,巴克豪斯走進英國倫敦的錄音室,開始了他漫長的錄音生涯。這些珍貴的錄音處女作以11張SP唱片收錄,曲目從巴哈、韓德爾、韋伯、拉赫曼尼諾夫、葛利格、蕭邦到李斯特。

40年後的1948年,巴克豪斯又展開中斷許久的錄音活動,當時已移居瑞士的他,受EMI名製作人李格(Walter Legge)之邀,在蘇黎士為EMI錄製8張共16面的SP唱片。此時的巴克豪斯已是滿頭白髮的64歲老人,他與EMI的賓主關係之所以中止,一說是因EMI未提出合理的契約,一說是巴克豪斯未同意在新合約書上簽字。

1948年正處於後SP時代銜接LP黎明期的尷尬階段,根據記錄,這份告別之作於3月15日在錄音室啟動,巴克豪斯率先錄製的曲目為巴哈《法國組曲》第5號,共計以兩面SP收錄,但該錄音因故中止發售,原因不明。隔天,巴克豪斯再進錄音室,錄了莫札特奏鳴曲K331、貝多芬第18號鋼琴奏鳴曲及舒伯特降E大調即興曲D.899-2,以10面SP收錄,17日再錄製了4面SP,曲目為巴哈《義大利協奏曲》、降B大調前奏曲與賦格BWV866(平均律第一卷)。

留下最後錄音後,巴克豪斯正式告別EMI,兩年後,巴克豪斯在Decca唱片公司找到他的新錄音生涯,也迎接LP時代的到來。

不曉得是不是人生的偶然,巴克豪斯這份EMI的最後錄音,與他1969年6月的最後演奏會,竟都不約而同選擇了莫札特第11號鋼琴奏鳴曲及貝多芬第18號鋼琴奏鳴曲,或許是單純的巧合,但在他人生的關鍵抉擇和最後時刻,這兩首作品都扮演了重要的角色。純淨、透明的莫札特,堅實且貫穿精神力的貝多芬,顯示戰後的巴克豪斯在詮釋上更加圓熟,完全展現了大鋼琴家的風範。

1998年,日本新星堂發行巴克豪斯傳奇錄音系列(The Legendary of Wilhelm Backhaus),以12張CD,收錄巴克豪斯在EMI的名盤。其中這張「Last EMI Recordings」在當年是首度CD化的錄音之一,它代表著這位鋼琴巨匠從中壯年的藝術里程碑,邁入圓熟期前的歷史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