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go

古典名曲 究極100(1)─交響曲篇之海頓第七十三號交響曲《狩獵》

{ 交響曲 }

交響曲是許多愛樂者走進古典音樂世界的第一塊敲門磚,也是資深樂友始終關注的作品類別,它有多種管弦、打擊樂器營造的龐大氣勢、各樂章轉折分明的堅固結構、可抒情可言志,一代又一代作曲家們在這個曲種裡累積的,不只朗朗上口的動人旋律,還有他們對世界、對人生價值觀的種種體現,堪稱音樂發展的高峰—不過這當然是以古典或者浪漫時期以後,乃至近代的創作而言。在交響曲這個辭彙初生的文藝復興時期,它只是汎指「許多聲部(phony)一起出現(sym)」的多聲部聲樂與器樂曲;巴洛克早期則轉為歌劇及清唱劇中序曲或間奏曲的名稱,或是管弦樂演奏的組曲,彼時序曲有法式與義式兩種主流,後者由史卡拉第(Allessandro Scalatti)首創,其快—慢—快的三樂段架構,在18 世紀初期序曲脫離劇樂、單獨演出之後,即成為交響曲樂章格式最初的樣貌。

此後歷經曼海姆樂派將其擴大發展為四樂章形制,伴隨奏鳴曲式的逐漸成熟,一面設計出包含呈示、發展、再現三部的快板奏鳴曲式,一面用奏鳴曲的結構將四個樂章統一起來,這一切在海頓手上集於大成,為後世交響曲體裁奠定圭臬,莫札特很快遵循仿效,與海頓彼此激盪,不只形塑了我們今日所知「交響曲」的樣貌,也為後世作曲家樹立起這個領域的第一道典範。

緊接著前兩者而來的貝多芬,用交響曲石破天驚地敲打,將樂壇一舉送入浪漫時期;白遼士的管弦樂法豐富了交響的語彙;在布拉姆斯終於拿出堪與貝多芬九大鼎立的作品時,歐洲各地的民族樂派的「德弗札克們」,與即將登上舞臺中央、來自俄國的「柴科夫斯基們」正嫻熟地以家鄉的一針一線,編織錦繡無雙;他們身後那波19、20 世紀之交的翻天覆地,是馬勒與荀貝格的擅場,而身在東線的蕭斯塔科維契,則自有一番蘇維埃的新說。

01. 海頓:第七十三號交響曲《狩獵》

Haydn: Symphony No.73“La Chasse”

發表年份:1781

哈農庫特指揮維也納古樂合奏團

海頓承繼曼海姆樂派的餘緒,並擷取同時期的維也納、巴黎音樂特色,綜合底定了交響曲的一般格式, 因此享有交響樂之父的美譽,他筆下的交響曲多達107首,早期也有3 個樂章或5 個樂章、尚在摸索的作品。 1781 年,海頓寫出一組6 首的《俄羅斯》弦樂四重奏(Op.33/ Hob.III: 37-42)時,曾表示:「我以嶄新而 特別的方法寫下這些樂曲。」這裡的方法,指的正是快板奏鳴曲式。他也將這種作曲方式引入到同年創作的第七十三號交響曲(Hob. Ⅰ : 73)中,確立了這個曲種「第一樂章依快板奏鳴曲式鋪陳、第二樂章慢板、第三樂章小步舞曲、第四樂章使用輪旋曲式或奏鳴曲式」的標準體例。

本曲的第一樂章,自26 小節的導奏開始,先有一個慢板的序奏部,從主調安定的開始,最末轉入平行小 調、終止於同主小調的屬音,這是海頓之後在序奏裡慣用的調性安排。其後的主部為快板奏鳴曲式,呈示部帶出第一、第二主題;發展部以第一主題為主材料,將其動機變化、重複轉調,營造緊湊感;再現部重現兩個主題,但將第二主題的動機重疊運用、充滿刺激的和聲。第二樂章海頓常使用民謠或童謠,因此形成了交響曲第二樂章「歌謠體」的傳統,此處亦是取自他先前譜寫的歌曲《愛的報酬》。第三樂章依曼海姆樂派的習慣,是一闕小步舞曲。最後的第四樂章回到奏鳴曲式,使用兩個狩獵主題,尾奏短小,收束於消失般的靜謐。